谢谢邀请!
各地不相同,十里一乡風。所谓乡風,就是一个地方的風俗习惯。在我们原籍皖西六安一带,原来是七十岁的人去世了,就按"白喜事"来办的。
现在不同了,由于生活条件好了,人的寿命长了,七十岁的人不能算是古稀了,去世时就按照正常的丧事来办了,这次回原籍办事,正好碰上一个熟人的父亲去世,便问他:"你父亲七十一岁了,怎么不按规矩的白喜事来办?"他说:"你离开家乡几十年了,现在我们这風俗也改了,人去世要到八十周岁,其家里人才按白喜事的规矩来操办的。"
人死了,本来是悲痛的事。但有一些丧事被称为”喜丧”。转悲为喜,一定有它的理由,虽然沒有统一的标准,各地风俗也不一样。但只要有喜字,则必须要圆满,沒有缺憾。虽然每个人都必然各有各的死法,但死者各方面圆满,不留缺憾则可称为”喜丧”。
在我老家这个地方,早些时侯”喜丧”是有些讲究的。
1:年龄,时代不同,寿命必须是長者,按现在说八九十岁以上吧。
2:个人品德,或和睦乡里,或学有专长,虽没什么大的做为但口碑较佳。
4:自然死亡,死者生前身体健康,属于自然死亡,而非横死或多年受罪。
当然,现在沒有那么多讲究了,一般八九十岁以上老人也可称做年龄上的”喜丧”。
一般符合什么条件的老人过世叫喜丧。有什么标准,讲究?过去60岁以上的老人过世就叫喜丧。
现在60岁的老人身体还很结实,健康,有的还在外面混世界。一个月挣好几千块钱呢。
如果真的一下子去世了。的确感到有点惋惜,痛心。
如果70多岁,或者80多岁。寿终正寝。那就是喜丧。
老人在世的时候。儿孙们都非常孝顺。有吃有穿有玩。吃遍了各种山珍海味。游玩了祖国的各种名胜景点。
痛痛快快的度过了晚年的生活。自自然然地仙逝,带着幸福,带着满足,到另外一个世界去生活。
这样去世的老人。儿孙们也没有什么内疚。人生有生有死,这是自然发展规律。任何人是不可以抗住和逃脱的。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的对待。让老人痛痛快快的走。儿孙们把丧事办的热热闹闹。让老人风风光光走完最后一程。
如果是年轻人。或者是中年人?无论是怎么死亡的。那就是非常悲痛的事情。丧事就要办到简单些,低调些。不可以大操大办。
喜丧是一个不该出现的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词呢?创造这个词的初衷是什么呢?不过是对于家里老人去世的一种自我安慰或者说是对于自己没尽心照料老人的托辞。
一个人的死亡,永远不需要别人去喜,更别说自己的后代认为是喜丧了。哪怕对逝者还有一丁点情义的话,都不会为他她的死而感到喜悦,除非认为死者的活对他她是包袱。
喜丧,是个很无情无义***的词。
谢谢邀请。非常高兴回答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不由想起王家卫的电影《喜丧》来,我们不妨聊一聊老家农村这方面的风俗。
古话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九十耄(mao)耋(die)、百岁期颐之说。过去人的寿命普遍比较短,人到过70古来稀,超过七十多岁的就算大岁数了,现如今人的寿命已经普遍的延长,老人八九十岁去世是很正常的,即使有百岁老人过世,她的女儿也会哭着说,我那不该死的爹(妈)呀。有的人去世了有的人说是喜丧,意思是死者是德高望重且福寿两全的八九十岁的老人无疾而终,儿孙们也会觉得功德圆满,也就不会那么悲伤,还会停灵三到五天大办宴席招待亲朋好友。
在老家农村有老人去世,如果是喜丧的话,就会请戏班子、鼓乐队,不仅让亲戚朋友知道老人是自然死亡,无牵无挂;那就是显摆一下,毕竟敲锣打鼓、摆宴请客,可以说是非常热闹了,各种开销成千上万块,同时也略表自己的孝心。其实即使是“喜丧”也并不是高高兴兴地办丧事,也只是有种心理安慰,感觉老人去的很安详,甚至觉得他是自己要选择休息的,在世时也没什么大病,临走的时候,没有痛苦没有牵挂,嘴角还始终带着微笑,晚辈们心中踏实,少了很多亏欠。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人总是要死的,这种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掉。做为子女要牢记住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敬父母要趁早,活着孝顺不生气,胜过死后唱大戏。(你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欢迎您在评论区点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