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居家养老方面 > 正文

养老机构门贴图片

  1. 满清入关后,改变了哪些满族原有的习俗?

满清入关后,改变了哪些满族原有的习俗?

老规矩,先说结论——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下清朝入关后在故宫所做之事!

明故宫有一座钦安殿,供的是真武祖师,作为这座皇城的守护神。

溥仪滚犊子之后,钦安殿寂寞了很多年,直到几年前维修的时候,才从殿顶和房梁中间掏出来许多经函,打开一看,全是清一色的喇嘛上师手写佛经,不但保存完好,而且数量巨大——

养老机构门贴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足有三千多部!

经过鉴定,这三千来部的藏文经、律、论、续,皆系清代文物。

然而,在供奉真武祖师的钦安殿上,暗戳戳地放了一整套藏文佛经,某些人想干什么呢?你品,你细品!

养老机构门贴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总是这么让人头大……

说到改变满族习俗我们就说说满族的礼仪 满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礼节的民族。满族人见面或拜见客人,有各种礼节,其中有打千礼、抚鬓礼、拉手礼、抱见礼、半蹲礼、磕头礼等。其中,打千礼、抱见礼、磕头礼主要为男人所用,其他则用于妇女。打千礼用于晚辈对长辈、下属对长官,抱见礼是平辈之间用,晚辈对长辈也可用,不过晚辈要抱长辈的腰,长辈抚晚辈的背,等等。入关后有些繁琐的礼节已被简化。 满族尊老敬上的传统更为明显。晚辈每日早晚要向父、祖问安,途中遇长辈人要让路,吃饭时长辈先坐先吃。满族重感情讲信义,对宾朋真诚相待,有客人必设宴招待,所允诺之事必全力去做。

清初满族入主中原以前,嫁娶仪式有着原始的朴素的风格。入关后受汉族影响,婚嫁仪式有了很大的改变,融入了很多汉族的风俗,但依然保留了一些满族婚姻习俗的特色。

养老机构门贴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打听亲事。在儿女10岁后,父母就会开始打听有没有门当户对年龄合适的人家。满族人较注重门第,尤其是军功。

2.说亲。有合适的人家,男方会请亲友中身份地位较高的作为媒人去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三次,每次带一瓶酒作为礼物。女方同意后就会互换门贴。然后请人合八字,八字合适的话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3.下定礼。两家同意亲事后,男方就会准备贵重的礼品送给女方作为定礼,称作“小定”。小定之后,男女双方不可以见面。

4.下大礼。男方到女方家下聘礼,聘礼的多少、种类依地位贫富而异。与汉族最大的不同是,聘礼中必须有一头活猪,供女方出嫁事宜及祭祖之用。

5.送嫁妆。婚期前一日或九日,女方要将嫁妆抬放于男方家并陈列于门前。女方亲友要帮忙置办嫁妆,也就是所说的“添箱”。

6.结亲。婚礼分三日举行。第一日是为嫁娶做准备。男方提前布置好洞房,并整晚奏乐,俗称“响房”。

跨火盆

7.归宁。婚后三天或七天,新婚夫妇要去女方家拜望女方家长,叫“归宁”或“回门”


  • 满清入关后,建立了清朝,并统治了两百多年。满人和***很多习俗是不一样的,但是清朝统治期间,真正的改变的是满人的文化,由于满人的历史没有什么自己的文化,很快的接受了中原的文化发展,并且清朝的皇帝们实行的教育都是儒家的思想。

清朝给人的印象就是流行的剃发留辫,后来的的确确在中原也流行了几百年,也被***所接受。但是由于满族文字还很年轻、并不成熟,是努尔哈赤才开始创立的,还不具备取代汉字的能力。且汉语过于强大,慢慢的满人已经十分崇拜汉族文化。后来发现如果强制推行他们的文字与穿戴习俗容易激起民变,不利于国家安定。所以最后无法改变只能去适应,慢慢的被汉化。


  • 满族丧葬习俗还是盛行火葬,这与他们生活习性,游牧性格有关,不似我们汉语的入土为安。但是后来深受汉语丧葬习俗影响,孝庄皇后不愿行火葬,因此成为清宫帝后中实行汉族棺木葬第一人。雍正以后更是禁止火葬,改用***的棺木埋葬习俗。

满族的汉化包括语言、衣食、习俗,乃至学习汉文,读汉文著作,写作诗文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被汉化也是必然的,以至今日满人跟***几乎没什么区别了。

非常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满族入关之前,长期保持游牧渔猎经济的生活习俗,社会生产力落后。1644年入主中原之后,迅速吸收汉民族文化习俗,经过数十上百年的融合,满族在很多生活习俗方面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婚姻礼制是汉民族最看重的习俗之一,满族作为游猎民族曾长期保持收继婚一夫多妻制,也就是女性在丈夫去世后要嫁给夫家的其他男性成员,如兄弟甚至叔伯等。这在汉民族看来是十分野蛮落后的行为。满族入关之后首先在婚俗礼制方面接受了汉族的一夫一妻(可以纳妾)制,女性在丈夫去世后也不再转嫁夫家男性。

满族千百年来主要从事游牧、打猎、***、***集等生产方式,但进入中原后,满族有很多人不再从事原来的生产方式,大量的底层满人,跟随汉族人逐渐学会了农耕和手工业,特别是到了清代中晚期,大多数中下层旗人为了养家糊口也纷纷从事各种生产加工业,如裁缝、打铁什么的,已和汉族人没什么大的区别了。

满族人由于生产生活环境的影响,在饮食文化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如喜欢吃猪肉、粘食、酸菜、甜食等,入关之后受到汉族饮食文化的影响,饮食结构得到极大丰富,基本上各大菜系都能接受,特别是满清王室,还将满汉全席作为***最高规格的饮食礼节。

这可以说是除婚姻习俗外受到汉族影响最大的一个,满族在入关之前,主要使用满语,这是一种从肃慎语-女真语演化而来的语言,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蒙古语的影响。清王朝中早期官方一直坚持满汉并行的原则,随着民族融合的深入,到了清晚期已经有很多满人不会说满语了。辛亥之后满语进一步衰微,到现在能够说满语的人已经寥寥无几。

入关前满族人用满语命名,一般比较偏爱使用有关动物、山林的名称、数字序号等较为朴素的词语,具有浓重的渔猎文化色彩。入关初期至乾隆时期满人取名变化不大,主要加入了一些代表吉祥祝福类的词语,清朝中后期受汉民族文化影响越来越深,不再受满族规制的限制,大多直接选取汉文华丽字词来取名了。辛亥革命之后很多旗人干脆连满族姓氏也改成了汉族姓氏。

满族在入关之前是信仰萨满教,这是一种相信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崇拜天地一切有形之物,如山、海、石头甚至于花草等,是一种原始人类心灵蒙昧的行为。但入关之后的满人基本接受了藏传佛教,满清皇室不再使用萨满教方式了,但是留在东北没有入关的满族依然还有信仰萨满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