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养老方面 > 正文

社区式养老

  1. 很多村庄成了空心村,只剩些老人,是否可以建田园式养老社区?
  2. 养老社区、以房养老、居家养老以及季鸟式养老,你更倾向于哪种类型的养老方式?为什么?
  3. 什么叫同居式养老?你如何看待?

很多村庄成了空心村,只剩些老人,是否可以建田园式养老社区

只要把硬件设施搞上去,必要的***设施搞上去,我想是养老社会,目前为止的出路,如果抛弃老龄化社会,本身工农都向往农村生活,这使得养老成本也下来了,农村的水好,空气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策划,谁发现的早?利用早,谁就是赢家

我的看法是不这么好办。村庄成了空心村的原因,和社会的发展行成了必然性。在解放前,有于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都原意住在村子的中心位置。那是为了住的越往里越安全。解放后,安全问题不用担心了,人们都愿意住在村子的外边。因为这样生活起来更方便。这就行成了村子的空心村。现在农村的村貌,从外边看挺漂亮,到村中心走一走,你会发现墙倒屋塌。一片荒凉。听说国家正在解决空心村的问题。因咱不在农村,具体情况不知道。你说的空心村建田园式养老社区,是不可能的事。朋友:我对农村不怎么了解,你可能是纯城里人。我退休后常去故乡玩。因为我所在的小城离故乡只有8公里。每次回故乡,都能听到些农村的事,有的准,有的不准。你说的建田园式养老机构,钱从哪里来。我们村算是土地宽满的,每家都有6—10亩地,并且是平原,水利条件很好。就是这样,每亩地不算人工费,收入每亩1000元左右。不用说建养老机构,就是光拆除旧的房子,就要花不少的钱。村中心,大型机械进不去,只有用人工,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话又说回来了,你就是建了养老机构,村里人也没有去的。城里人更不会去,因为城里人选择养老的地方,大多数是在山明水秀的旅游区。

理想丰满,现实骨干。农民那来的钱住养老院。若要将农家院拆了,老农民便没了位处,只有住茅草庵去了!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真的顶不住瞎折腾。农民已基本小康,安居乐业,总有那么一些人想些不靠谱的歪主意。

社区式养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实点,面对农村一些地方成为空心村的问题,个人认为,如果又一哄而上大拆大建之风,那是真的没有必要。

当然,顺其自然,如果是某些个体尝试行为也不应该反对。毕竟是市场经济下的新农村建设,因此,任何新鲜事物探索发展都应该是可行的。

致于说,可否建田园式养老社区的细节之问题,当然应该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和环境状态斟酌投入。

社区式养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民营投资养老事业的态度都是积极鼓励支持的。因此,楼主所言之大胆创意,田园风光下的夕阳产业,无疑就是一种投资农村情系田园的美好之事。依我看,农民伯伯及地方***都应该会大力支持的。

既然有这份心,就无妨大胆去选择实行,上可以为国家分担养老问题所带来的压力,下可是造福父老乡亲农村老人的大义之举。同时,经营好了,还可以为自己创业之路带来稳定的收入。

老话说的好,爱心之人天护佑,情怀之人伟业成。有这份心就使多大力,真心希望成功之路伴随你。

社区式养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谓的田园式养老,起码应该就是有水有公园,还有凉亭~~~

这个肯定是非常可以!但需要明白的是,建这样的养老社区绝不是遍地开花,而应当是集中优势,合理布局!

(1)

将空心的农村建成养老的天堂~田园养老,是社会发展必然的大趋势,是我国老龄化社会到来和继续的必由之路。

因为在城市养老,用地***已非常局限,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想让老人们享受不挤不闹清静恬淡的田园生活,在城市里是很难办的到。

相反在农村,有许多的空心村***就摆在那里。田园式养老的基本刚性需求,农村都能满足。

(2)

空心村养老是趋势,但绝不是所有的空心村都适合建成田园式养老社区!因为养老社区建设投资本身不是一个小数,不是轻飘飘说一句话就能建成,需要真金白银投入,需要衣食住行和医疗养生等设施的全面配套。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限的***必须集中使用,在各地合理布点,这样的话,老人们才有可能能真正享受到田园式养老。

而另一方面,如果每个空心村都建为养老社区的话,也没有那么多的老人和服务人员啊!也就是说需求也是有限的。

于投资人来讲,建田园式养老社区必须能够盈利。抓住机遇,利用政策红利,抓住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和即将大规模到来的风口,应该是能够大大的赚一把的。就看你的眼力见和运气成分了~~~

养老社区、以房养老、居家养老以及季鸟式养老,你更倾向于哪种类型的养老方式?为什么

经济条件好的可***用居家养老为好,各种养老服务可上门包括医疗卫生、家政劳务,代购代买等,省去了老人行动不便的烦恼。但这种养老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如经济条件差的可去社区养老、这要求老人自已行走方便、身体健康、每天象上班一样去社区养老服务点接受服务。以房养老只能适用于无后代的老人。总的我倾向选择居家养老。

我想本题所谓养老社区应该是指养老院机构养老。显然专业养老院有专业医护人员,设施配套也完善。但民政局公办的(有财政补贴)的床位有限,且收费可能会高于有些企退人员养老金。民营养老机构条件稍差,收费不菲,甚至还有坑蒙拐骗例子。而以房养老曾有不少老有过被骗经历,《民法典》规定居住权可能会对保障老***益极为有利或许真能实现以房养老。居家养老是不离开自已所住的社区或子女,子女们上班去了老人可去社区活动室活动***,社区卫生服务站可刷医保卡***或体检。有些社区有***财政支持或爱心人士赞助,老人食堂费用有所减免,白天为老人提供了方便。晚上子孙回家一家人又可同享天伦之乐。季鸟式养老需有外地工作子女或在外地购有[_a***_]者,这类人员不会很多。我觉得经济条件尚可的去养老院养老为好。条件不够者只能在社区居家养老(现在很多地方老年食堂不到位,希望***加大投入)。以房养老或季鸟式养老都得有房产,一般人条件不一定够。

以上几种方式前提是脑瓜还可支配行动,老两口都好跑得动,有钱季鸟节式养老,无钱社区养老。一个身体不太好,以房养老房子或卖或租,去养老公寓。一人躺到床上,另一人扶伺不动,以上那种都不行,只有到专门有人护理的公寓。而真正最难就是躺到床上,那怕只有一个月时间,还是要儿女盯着再好。

首先告诉你最基本的一点。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如果身体尚可,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一定要在家里养老,哪里也不要去。这是中国的国情所在,也是当下最基本的养老方式。

下面我就简单的把几种养老方式。分析一下。

先说一下养老社区。所谓养老社区,基本上就是养老院的代名词。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类。养老社区就像个大旅店,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到食堂去买饭。有的地方可能有人做一下卫生,有的基本没有。这是生活自理的老人。如果生活不能自理,是失能失智的老人,还是要集中在一起,类似于医院病房一样的房间中。

在养老社区或养老院中生活,虽然吃饭方便一点,不需要自己做。但是这里完全失去了家庭生活的感觉。不买菜,不做饭,不去市场。还干什么?每天都去游艺室,看电视,打牌,下棋,做运动吗?每天去画画、唱歌吗?那不是正常的家庭生活。吃喝穿住,一家人在一起 其乐融融,才是正常生活。

另外,在养老院和养老社区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氛围太不好,或者说感觉很压抑。周围都是一些老人。有的颤颤悠悠,有的坐着轮椅。天气好的时候,出来晒晒太阳。很木讷,很无助。常看到有人去世,给人很不好的心理暗示。这里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缺乏与年轻人交流互动的机会。缺乏对社会、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关注。是生命的最后一站。

以房养老不是养老方式,而是经济来源的渠道。把房子抵押给有关机构,进行反按揭,每个月有一些收入。人实际上还是住在自己家里。如果不打算把房子留给孩子,这种方式能够使自己的经济条件好一点。

候鸟式养老也不是不行。第一身体要好,不能到哪里都水土不服,生病不适应。还要有经济基础,穷家富路。每个地方都要准备一些东西。另外不能太老,老的生活不能自理了,还有带上保姆一起走。虽然将来医保可以联网,看病住院总是不方便。

谢谢邀请!

居家和社区,是属于子女有一定的参与度,可以说是最省钱的了,如果老人还有自理能力的话,最好是选择居家和社区。

若是经济能力可以的话,候鸟式养老也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海南,或者是云南四川米易,都是可以的,价位在2千到4千一个月,但前提是最好是拥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然后还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

什么叫同居式养老?你如何看待?

我认为同居式养老这个词的翻译不够严谨准确。既然是泊来词,在翻译时,就要根据中国文化、法律和风俗习惯准确译定,不能以外国人的理念冲击中国现有的文化和法律概念。

此种概念来自于德国,是一种广义的私人契约型合租合住,以组合养老与自愿付出相互照顾结合。根据德国人的价值观叫同居。但是,根椐中国人的法律和约定俗成的说法,同居属于没有法律保证的类似婚姻性质的契约性合居。故本人认为准确的翻译应为自愿合居式养老,或者叫合作居住养老。是一种很值得探讨,又能解决一部分老人与老人之间的合作养老和部分青壮年个人或家庭(包括学生)暂时没有自有住房,但有空余时间、能力和诚信,与拥有多余住房(或承担大部分或全部租金)的老人自愿契约式合作居住,以照顾老人和节约互助为主要目的,象一个家庭一样生活在一起,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并承担相应义务。

本人认为,此种方式对于补充社会养老不足,解决一部分人的困难是较好的。但是,必须由相应的法律和信用来保障。最好由社区或一种养老志愿者组织(机构)来监证监督。

同居式养老又称“搭伴式养老”即找志同道合的人(老人、年轻人)一起居住,彼此互相照顾,共同付担费用可以省些费用,此种养老方式在德国正流行。   

同居式养老的发展

  目前德国是欧洲最多老人的国家,在德国六十岁就可以进疗养院;德国有些老人不喜欢疗养院的养老方式,这些老人开始找志趣相同的人一起“同居”;他们不只找老人同居也找年轻人同居;在德国租屋费用昂贵,此种同居式养老相对减轻年轻人租屋费用;他们只要付出时间陪伴老人聊天、陪老人看医生、帮忙***购物品、打扫环境等等。德国联邦家庭部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0%年龄在50岁以上的德国人对跟人合租同居感到有兴趣;德国健康保险公司(DKV)的护理专家向《世界报》表示:“许多人都希望能在老龄阶段继续拥有自主的生活和家一样的环境。”因此养老院并不是德国老人养老的第一选择。   

同居式养老的实例

  同居式养老于2017年已传入中国大陆,浙江杭州朱氏夫妇透过媒体寻找爱打***的同好,挑选5对夫妻及一名没有丈夫的老太太,开始过着同居式的养老生活,大家相处的很好,每天日子过得非常丰富有趣。朱氏夫妻农家透天楼有三层,为避免引起***,入住时要签立“结伴养老协议书”。他们制订值日生制度

同居式养老的优缺点

  优点

  1.减少房租:在德国租房很昂贵,同居式养老相对可以省下租金。

  2.创造双赢:老人把空房免费或廉价租给学生或年轻人,年轻人只要付出时间陪老人,帮老人做家事、***购生活用品,有些外国留学生把这种生活方式做为学习德语、练习口语的好机会,这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

  3.与好友共老:人老了最怕寂寞、无聊,知已难寻,能与谈得来的朋友一起同居养老聊聊共同年代发生的人、事、物是很能引起彼此的共鸣的,而这些话题并不是都能跟自己子女聊得来的,有些子女并不想听。

同居式养老就是有一群上了年龄的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因为单独居住觉得寂寞或生活不便,为了余生能过的舒适些,条件相当的老人聚集一起吃住彼此照应。当经济条件许可下,亦可请护工或保母为他们做专职陪护。同居养老就是寻找一个或几个伴,而这些伴并非亲情关系或夫妻关系,只是为共同的生活需要而自愿住在一起。

同居是养老这种方式,在当下还比较流行,特别是失偶老人。去养老院感觉没在家舒服,但一个人又比较寂寞,子女又不在身边。当下很多丧偶老人都这样自愿搭伙过日子,又不扯结婚证。又没有财产分割,小病自理,大病各方子女管各方老人。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


同居式养老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或者一定会带来什么恶果。同居式养老本身就是一件很正常、很普通的事,没有那么复杂。持怀疑态度的或不赞同的,主要还是对同居式养老有偏见。

其实,同居式养老,不就是两老人一起生活吗?相互有个伴,相互照应,只要其行为不违法,只要双方事先明确和处理好财产问题,包括明确好遗产问题,其他的都不是事,合得来就好好一起过日子,合不来就分手,很正常、很普通,没必要大惊小怪。

其实,对同居式养老有非议,那是对老人不公平的。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很多不都是先同居吗?有的甚至同居多年也不结婚,有的同居后双方合不来,又换新的同居者,年轻人的婚前同居式生活与同居式养老在形式上、内容上、法律上、甚至所谓道德***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为什么对年轻人的婚前同居生活就能被大家接受、认可,就被认为正常,而换成老年人,在大家眼里就有那么多的不合适,不被认可、不被接受,更有甚者上升到道德***上说事,整得一起生活的两老人跟做贼似的,还真以为自己做了什么违法乱纪、对不起人的事。

这还是观念问题,只要老人喜欢,双方愿意,并事先处理好财产问题,同居式养老,也是老人们养老方式中,一项不错的选项。

至于对已过世的老伴,更没有什么对不住的歉疚。我相信,活人比死人更重要,活着的人,要好好的活着,这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对子女,那更没必要有什么歉疚,现在有多少子女能天天24小时陪伴老人?老人也是人,不仅仅需要物质方面,他们更多的需要是精神方面、情感方面,老人也有七情六欲,需要有自己的情感生活,而子女在这方面往往是做不到的。

所以,年轻人有的,老年人一样可以拥有,只要老人们感觉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