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龄化现状
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老龄化进入了“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状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2-1”、“4-2-2”小家庭结构、“空巢老人”等现象成为常态。随着大量失能、失智老人的出现,子女的养老负担加重,机构养老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选择。
(二)机构发展现状
养老机构发展迅速但极不均衡。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排队养老,***紧俏,而民办养老机构空床率高,***浪费,两种极端现象引发机构养老***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公办机构人民的认可度比较高,且多位于市中心,价格平民化,政府有政策补贴优惠,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民办虽然设备齐全,但价位偏高,消费水平高,且多位于市外,交通不便利,发展缓慢。大量研究数据发现,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多数老年人的入住意愿较低。养老机构的资金周转不灵活,运营处于亏损和持平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谢谢邀请:我支持提高原民办教师养老金补贴,但是补多少我讲不清楚。
为什么我这么讲,讲多了反对声出来了,说少也是这样的。因为民办时间长短不一,长的合适,正如有友友说,20年教龄有二千够基本生活,那问题来了,2至3年的讲2至3百元能买什么?你是不是放狗屁。完了,我好心好意写文章支持,得到的是什么?放狗屁!
所以我的意见是:建议***重视民师这支特殊人群生活问题约队伍,选择合适的解决办法。如老军人,知青等都有案可循。
关心,关注民办教师的晚年生活应像现在关心,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一样关心,关注,他们毕竟为国家作过贡献!
谢邀,我说三点:其一国家对原民办代课教师的历史贡献是认可和肯定的,原民师养老补助提高到每教龄100元虽与转正民师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对于二三十年教龄的原民师基本可解决养老问题。其二每教龄100元以上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其三就原民师对农村教育的重大贡献而言,每教龄提高到100元顺乎民意又符合芳动法按劳分配原则,是他们劳有所值,理所应当。
养老补助提高到每教龄每月100元,当然能够有助于解决,民代教师的实际困难。这些人大都将以步入老年,或已经步入老年。生活的物质基础不是很好,因为他们早年投身教育事业,失去了学习其他技能的机会。在这个竞争的社会里,失去了竞争的能力。在这个物价高涨的现实社会里,每教龄每月十元,20元的补助,实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他们老了,要靠子女或自己去亲自奋斗。子女有物质条件。或自己身体好的还可以。行,相反就会面临经济上的困难。
他们年轻时把青春和汗水奉献到三尺讲台上,在工作上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挑大梁。为了祖国的基础教育事业,扫盲和普九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祖国教育事业的今天。在过去那个年代师资匮乏,他们和正式职工一样,肩负着祖国教育的重任。为他们解决待遇问题,体现着社会公平,和尊师重教。也是对社会老保制度的完善。社会是大家共同创造的,福利应共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4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