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居家养老方面 > 正文

养老机构地理分布不均,养老机构分析

  1. 退休老师属于什么养老?
  2. 2018年贵州省事业单位5%的养老金,还有可能会调整吗?
  3. 乡下老人到城市为何没有享受到城市老人待遇呢?
  4. 乡村振兴会流转大量耕地吗?失地的农民有哪些出路?

退休老师属于什么养老

如下

教师退休金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发放养老金,不过在以前,它和企业发放的养老金是有所不同的。但由于养老金并轨制度的实施,两者于2014年合并到一起了,也就是说现在教师的退休金和普通企业的养老金是一样的。

而在并轨前,我国***取的是双轨制,即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取的是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之所以并轨,是因为事业养老金要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社会分配不均。

养老机构地理分布不均,养老机构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018年贵州省事业单位5%的养老金,还有可能调整吗?

事业单位要想调整5%的养老金,难。目前贵州省的实施方案没有出台,预计7月中上旬出台,补发会在7月底拨付到位。

3月23日,人社部公布了我们国家关于2018年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的通知。通知明确,2018年的增长幅度是5%,是以2017年人均基本养老金的幅度。

都知道我们的调整方式从来不是,按照一人增加5%这样简单的方式来进行增加,也不是按照人均养老金乘5%的数额每人增加一样的钱数。

养老机构地理分布不均,养老机构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调整方案是这两种方法都兼顾了,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三种方式。

因而调整是最公平的方式,每人增加的额度相同。贵州省2017年,是每人每月增加50元。其实今年这个方式应该也不会变,上海市4月22日就出台了2018年的实施方案,它的定额调整和倾斜调整就没有任何变化。

每人增加50元对于退休金有一千元的退休人员来说,增长幅度就是5%了,而对于5000元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来说增长幅度是1%。

养老机构地理分布不均,养老机构分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至于倾斜调整方面,贵州省2017年事业单位是按照工龄,每年工龄增加2.7元;按照上年养老金调增,增加2%。

根据上海的调整方案,2018年,挂钩调整将是重点降低的部分。贵州省预计机关事业单位,按养老金调整会降为1.6%,工龄调整降为2.4元左右。

实际上我们对于老年人的重点倾斜调整,大家一般是不会变动的,尤其是降低。上海市2018年也确实没变。

2018年贵州省事业单位5%的养老金,还有可能会调整吗?

视频加载中...

养老金每年的上涨都是大家最关注的事情,算上今年养老金已经连续上涨14年了,但上涨的比例也从10%放缓到了今年的5%,再加上经常有养老保险基金资金紧张的新闻出现,“人活着、钱却没了”,“花的比赚的快”——这样的话语撩拨着人们的神经。人们不免会有这样的疑问,明年的养老金还会上涨吗?

的确,养老保险基金很紧张,尤其是黑龙江等特别困难的省份,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也基本上用完。“空帐”并不是空穴来风。每年的官方口径也是“养老金调整”,也就是说存在着下调的可能。

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近期为了让养老保险体系能够良好运行进行了很多改进。

1、养老金双轨制结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开始进行缴费

2、弥补基本养老金缺口 10%的国企股份划将划转社保基金。

3、养老保险基金入市投资,获得稳定的增值。

4、明确养老保险基本保障的定位,支持发展年金制度和商业养老保险抵税制度。

2018年3月人社部发文,从2018年1月1日起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按照5%左右,各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因此,贵州省18年养老金肯定是会按国家要求进行调整的。

2018年的方案已经于5月底上报人社部和财政部审核了,正常7月份会发布。至于调整的金额,18年和17年相比差距不会太多,因此可以参考一下17年的调整方案。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从2016年开始调整基本养老金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都是同步进行调整的。

所以只要国家大的层面进行调整,养老金,那么所有的退休职工,都可以享受这个养老金上调的待遇。当然,贵州省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职工也是不例外的。

他们也可以享受养老金上调5%的待遇。当然具体的上调细则要根据你们,本省制定的一个上调政策来执行。因为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并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只是分省统筹这样一个原则。

所以每个省具体的上调方案需要自行制定,然后在五月底前,上报人社部审批下发并执行,大约七月份左右,就可以补发你的上调养老金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会呀!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幅度5%是国家确定的标准

3月23日,国家人社部丶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2018年继续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水平的通知,明确提出自2018年1月1日起为2017年12月31日前巳经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上调基本养老金,上调幅度为当地退休人员2017年基本养老金平均数的5%。

根据国家层面的规定,贵州省2018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幅度也一定是5%的比例。当然了,这个5%的上调幅度只是个平均数,不可能会搞一刀切。在具体的上调过程中,会像前两年养老金上调时一样,继续***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3个方法进行。

定额调整是三个方法中最能体现社会公布的,全省事业单位符合这次养老金上调的退休人员不分彼此,每人每月都统一上调一个数额的养老金。

挂钩调整按两个步骤上调,一个步骤是与每个人的缴费年限挂钩,每缴费一年上调2元左右的养老金。另一个步骤是与退休人员所领取的养老金基数挂钩,每人每月上调2%左右。挂钩调整这个环节是3个方法中的重头戏,上调的养老金占了总个5%上调幅度的一半以上。主要目的是贯彻养老保险中“多缴多得、长缴多领"的原则。

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高龄退休人员和在贫困边远地区工作的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倾斜上调几十元的养老金,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政府的厚爱。.

由此可见,贵州省2018年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上调的养老金一定会按5%的幅度上调,只不过这个5%是养老金上调的平均水平,具体到每个人由于缴费年限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可能搞平均主义,有的人会上调多一些,有的人可能会少一些。其实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乡下老人城市为何没有享受到城市老人待遇呢?

乡下老人到城市,如果想享受城市老人待遇,需要符合城市的相关规定。一般来说,城市老年人待遇是由城市居民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包括基本养老保险、[_a***_]、居民医保等。因此,如果乡下老人到城市后没有在城市缴纳社保或者医保,就无法享受城市老人待遇。此外,城市老人待遇的具体内容和标准也因城市而异,有些城市可能对外来老人提供的待遇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对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的权利,但是并没有给予老年人自由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因此,如果乡下老人想要享受城市老人待遇,最好在迁移前咨询当地社保和医保部门是否符合享受城市老人待遇的资格条件,以及如何进行相关申请

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认知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城市居民可能对乡下老人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认为他们的生活需求与城市老人不同,因此不适合享受城市老人的待遇。

2. ***分配不均:城市老人在城市中拥有更多的社会***,如医疗、养老、文化活动等,而乡下老人在这些方面可能面临更大的困难,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城市老人的待遇。

3. 身份认同问题:在一些情况下,乡下老人可能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融入城市生活,从而无法享受城市老人的待遇。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就是因为农村老人没有社保,领不到高额退休金,而城里的退休老人却都领着高额社保,这差距自然就拉大了。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农村老人没有社保这不是他们的错,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社保一说,而当社保正式施行的时候他们已经错过了交社保的时机。所以说农村老人没有社保真不是他们的错,相反农村老人在社保方面还是吃了大亏,受了大委屈的。这是因为刚实行社保的时候所有人都能享受“视同缴费”,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交社保,当时所有人也都等同于交了这个费用,都可以享受社保的所有福利,而偏偏农民被排除在外,不能享受“视同缴费”,这样一来他们当然就不能领取退休金了,跟城里人的生活差距就这样拉开了。

乡下老人到城市,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能享受到城市老人待遇,原因主要如下:

1. 户籍限制:在中国,老年人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都是和户籍挂钩的。如果老年人的户籍不在城市,则无法享受城市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待遇。

2. 社保缴纳限制:老年人到城市后并不一定能够购买并缴纳社会保险,很多城市将社保购买限制在当地户籍居民范围内,非当地户籍老年人无法享受社保***。

3. 缴费时间和金额限制:很多老年人缴费时间和金额不足,无法达到领取城市养老金的标准。有些老年人在农村时没有缴纳过养老保险,或者缴纳的金额不足,在城市也无法享受城市养老金的待遇。

4. 政策限制:不同城市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政策不同,某些城市针对老年人的保险政策可能并不友好,比如养老金发放标准偏低,医保报销比例偏低等因素。

乡下老人没有享受到城市老人待遇是因为其户籍所在地非城市。
1. 城市老人待遇是由城市提供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乡下老人的户籍所在地并非城市,所以无法享受城市老人的社会保障待遇。
2. 此外,城市化进程需要时间来逐步完善,乡下老人普遍生活水平较低,城市生活对他们的适应需要时间。
因此,这些老人也需要积极适应城市生活,争取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正对待。
3. 因此,***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为农村老人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和***待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公正和权利的保障。

乡村振兴会流转大量耕地吗?失地的农民有哪些出路?

谢谢邀请!

个人认为乡村振兴不必然是流转大量耕地,如果是随着国家小城镇化大力发展,小的城镇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并且能够提供满足基本生存的工资水平,农民市民化,城镇化就业,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是在目前也就大城市有比较好的就业机会,而且也趋于饱和,人才过剩,小城镇就业机会少,收入低,如果大规模流转耕地,农民真的没什么出路。

我们说到乡村振兴,说到农村发展,就想到大规模化、机械化,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逻辑,如果小城镇不能发展起来,农民的就业、教育、养老问题解决不了,大规模土地流转,失地农民如何生存?全部赶到贫民窟吗?都成为流落街头乞丐吗?

进一步讲,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即使城市化率达到90%,14亿人口中仍然还有1.4亿人口,现在可耕地面积20亿亩左右,人均也只有不到15亩,怎么搞规模化?况且,我们的城市化率是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

规模化、机械化的奇怪逻辑在于对问题的思考没有人的概念,确实如果一个人能有1000亩土地,能够机械化操作,他肯定能获得不错的收益,但是他就不会想到这1000亩土地的背后是多少无家可归的农民?他们的生活怎么办?

乡村振兴真的只能看规模化吗?肯定不是的,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而不是少数人靠掠夺农民富起来,而多数农民无家可归、无田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