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龄化现状
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老龄化进入了“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状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2-1”、“4-2-2”小家庭结构、“空巢老人”等现象成为常态。随着大量失能、失智老人的出现,子女的养老负担加重,机构养老成为很多城市家庭的选择。
(二)机构发展现状
养老机构发展迅速但极不均衡。公办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排队养老,***紧俏,而民办养老机构空床率高,***浪费,两种极端现象引发机构养老***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公办机构人民的认可度比较高,且多位于市中心,价格平民化,政府有政策补贴优惠,成为很多家庭的首选。民办虽然设备齐全,但价位偏高,消费水平高,且多位于市外,交通不便利,发展缓慢。大量研究数据发现,民办养老机构的入住率不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多数老年人的入住意愿较低。养老机构的资金周转不灵活,运营处于亏损和持平之间,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人员按教龄每满1年(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每月10元的标准发给养老补贴。
六十年代初下放的公办教师补贴标准按照原民办教师15年教龄补贴金额执行。
2、资金筹措。发放原民办教师养老补贴所需资金由各级财政负责筹措。省财政对发放原民办教师养老补贴所需资金按测算基数的30%比例给予补助(对省财政直管县按50%比例补助),按年度包干下达。除省级包干补助外,其余所需资金由省辖市、县(市、区)、乡(镇)负责按要求足额落实,具体分担比例由各省辖市确定并报省财政厅备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没有养老保险。
不管是民办教师还是公办教师的中人,只要无编制,退休时就应该补缴养老保险费。实际上,从1993年开始,按照社保规定,不管是民办教师还是公办教师的中人,只要无编制,退休时就应该补缴养老保险费。
实际上,从1993年开始,不管是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的职工,无编制人员一律进入社保统筹。一些差额事业编单位,虽然财政有拨款,个人有无编制,同样是全员职工进入社保。比如公立医院是差额事业编单位,财政只拨款人头费,不承担养老保险费,全员参保缴费。但是1993年之前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不用个人缴费。
谢谢邀请。
传统的养老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有的养老方式正在被新式养老替代.2019年***总理《***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要大力发展养老,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目前养老服务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建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_a***_]体系。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养老人口基数和服务成本大、空巢老人日益增多的特征比较明显,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党中央***院非常重视养老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对于加强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公助民建运营体制改革,推进养老重点工程建设,养护院、日间照料中心、农村牧区互助养老幸福院、社会福利院、民办养老机构等养老机构提供了制度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3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