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方面 > 正文

老年人便利医疗体系

  1. 老年人的产品有哪些?生活用品类的现有产品有哪些?
  2. 现在坐火车要手机扫健康码,老年人不会用怎么办?
  3. 为老人解决互联网使用障碍的意义?

老年人产品有哪些?生活用品类的现有产品有哪些?

你好,

1、康复轮椅拐杖制氧机等。

2、养生食品类 无糖食品,现磨五谷杂粮等。

老年人便利医疗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理疗类 经络理疗仪,电子脉冲理疗仪等。

4、护理类 氧气袋,颈椎牵引器,防褥床垫等。

5、休闲锻炼类 太极剑,太极扇,象棋,收音机等产品。

老年人便利医疗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6、检测类 电子血压计,电子血糖仪,红外线电子体温计等。

7、便利生活类 放大镜,老花镜,穿针器,***牙清洁剂,定时提醒药盒,快速干发,方便杂用品,老年***发。

现在坐火车要手机健康码,老年人不会用怎么办?

现在的确很多地方都要使用健康码,除了火车站、汽车站,就连公交车、地铁、超市也都需要健康码才能进入。因此很多老年网友抱怨连连,认为健康码太麻烦。

老年人便利医疗体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是作为老年人也应当看到,现在正值疫情的反复时期,各地都陆续出现了新增病例,所以从整体抗疫的角度来说,健康码仍然是必须的流调手段。因为一旦发生疫情,就可以通过健康码在短时间内确定亲密接触者,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取最有效的防疫措施。另一方面老年人本身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一旦中招后果难料。所以老年人最好还是申请一个健康码,并学习使用的方法。

当然,老年人学习能力差,虽然现在健康码的操作方式已经非常简便了,但仍然也有很多老年人记不住操作健康码的方式。这就需要子女来帮忙设置。比如前段时间我丈母娘要回老家,她连字识不得几个,自然是不会用健康码的。所以我就在她的手机上申请了本地和她老家的健康码,并叮嘱她如果需要用到健康码的话,就直接把手机给检测人员,让对方来操作。

事实上很多地方负责查看健康码的检测人员都是比较照顾老人的,只要老人的手机里安装了微信或者支付宝,检测人员都会帮忙操作扫健康码,并不需要老人自己去操作。所以作为子女晚辈,还是应当在老人出门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准备,帮他们准备好健康码。另外现在全国已经在搞“***通行”了,未来使用一个健康码就可以在全国各地使用,不需要在每个地方都申请健康码了。

不过还有一些老人使用的并非智能手机,而是功能机,无法安装微信和支付宝,那么自然是没有健康码的。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火车站、超市等场所的检测人员灵活变通。比如我们这里的超市如果遇到没有智能手机和健康码的老人,就会用纸质表格登记老人的电话号码等身份信息,核实无误之后老人就可以正常进入了。虽然这样操作比较麻烦,但对于老人和周围的人都是负责任的作法。

另外现在国家也在推进简化老年人的健康码使用方式,比如有的火车站已经支持扫身份证直接登记健康码了。因为二代***本身是内置芯片的,所以只要在进火车站的时候扫描***,老人的信息就会自动被登记,这样一来也就没有必要扫二维码了。不过可以扫描***的设备只要少数公共场所才会配备,一般的超市等经营场所还是需要扫描健康码,或者登记老人个人信息的。

总的来说,健康码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确实是一件新鲜而又麻烦的事物,这就需要子女耐心帮助老人熟悉健康码的使用方式,千万不要怕麻烦。另外现在智能手机也非常便宜了,几百块钱的国产手机都能正常使用微信、支付宝,操作起来也并不复杂。老年人还是应当尽量学会使用智能机,在必要时刻用来联系子女也更加方便。

这种事儿呢,咱们得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以便形成合力。任何把责任推给单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咱们先说老人这边儿。有句老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虽说老年人一旦上了年纪,身体机能和学习能力不可避免的会下降,可是也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有老年痴呆或者老糊涂了啊,学习能力还是有的,只是没有年轻人那么强而已,最可怕的是有的老人从退休前二十年就开始放弃了学习了。比如我们单位有个人,全员考试那年他一阵的抱怨连天,说什么:人不过四十不学艺。但后来一说和绩效考核挂钩,立马就看书去了。

所以现代老人应该有一个意识,那就是终身学习的意识,如果放弃学习,只怕日后脸日常生活都应付不了。

更何况一个小小的健康码,大部分能独立出行的老人都能很快学会的;如果学不会的,也不应该单独出行,应该有子女陪同,不然出点儿事还不是自己的?

所以综上,总结出一句话,只要肯学习,有能力独立出行的老人基本都是能学会的,因此扫码不成问题不能单独出行的老人有子女陪同,,扫码有人代劳,同样不成问题;

再说车站方面:也可能会遇到头脑短路,怎么也学不会扫码的老人;还有就是有的老人用老年机,无法扫码。这样就得看车站的服务意识了;可以考虑专门设个优待通道,教扫码,测体温,总之办法总比问题多,就看您是要诚心解决问题呢,还是仅仅是表现出自己很严格执行的样子。

一句话,是不是用心。

为老人解决互联网使用障碍的意义?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因为不懂互联网,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会手机支付……影响了他们生活的便利性。解决老年人互联网使用难题,意义重大,不仅仅对老人的心态,生活有直接的改变,还能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和谐。

解决难题一:不会用打车软件,外出打车越来越难 。以滴滴为代表的打车软件,改变了打车模式。以往大家都是站在路边招手打车,现在只要在家里先约上车再出门即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是极大的便利。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这简直是灾难。很大一部分老年人不会用打车软件,还是按照以往的方式站在路边招手打车,然后就看到出租车一辆辆过去,明明都显示空车,却没有一辆停下……

解决难题二:不会用手机支付,便利店结不了帐

对年轻人来说,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手机支付简直是颠覆性的创新,只要一部手机在手,就能走遍天下。无论是大商超,还是便利店,或者路边摊,基本上都支持手机支付。并且还出现了许多无人超市,或者仅支持手机支付的商店……

年轻人对手机支付习以为常,老年人却会遇到不收现金的卖场。姑且不论商家拒收现金是否涉嫌违法,老年人对于互联网的不适应,必须要引起社会的重视了。

解决难题三:不会用12306,抢不到火车票

对于经常外出的人来说,通过12306网络购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每到逢年过节,我们仍然看到很多人在火车站排队买票,场面拥挤混乱。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尽管为了兼顾到现场购票的人,12306的购票时间和购票规则已经修改了很多次。但老年人买票却越来越难……

解决难题四:不会用手机挂号,看不上专家

这几年,绝大部分公立三甲医院都已经开通了互联网挂号渠道,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就可提前预约专家,按时到医院就诊即可,极大的方便了我们就医问诊。然而对于不会使用互联网挂号的老年人来说,还得一大早就去医院排队挂号,并且很难挂到知名专家。因为大部分知名专家,都提前几天就会预约满,当天根本没号可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