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七零,后大都没文化饿怕了,苦日子过惯了,大都能吃苦受累,就是不懂与时俱进,养生重要。平常一点小毛病不注意,时间长了,积累一身大病,却实不可以支撑了,不是开刀,就是伤亡,落了个人去财空,我村上几对夫妻都是刚刚还有说有笑呢,一会之间就去世了!家人说没有病,其实病很久了,怕拖累儿女罢了!
我们村有一户人家,他家有一儿一女,女儿是研究生,儿子在外地开了一家餐馆,儿女各自结婚生子了,不过都是在外地安的家,只有两个老人在农村生活,因为上有老,还有一个奶奶要赡养,从我记事以来,都常常听邻居讨论他家很勤快庄稼做得漂亮又好,做农活也很卖力,一个月基本花不了什么钱,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做农活,而且还存了很多积蓄,这些积蓄都是常年靠两个老人种的庄稼换的钱,他家的土地种不完,有些个别人家去城市安家土地荒废了,就把人家的地借来种了许多的庄稼,家里面也有很多的家畜,比如牛羊鸡鸭这些他家都有,不管晴天下雨,你总能看到他们在地里忙碌的身影,特别是炎热的夏天,都不午休,就到地里面去忙活了,这些事情我从小学一直看到高中,他家永远都是忙碌的状态,儿子女儿要把两个老人接去城里玩几天,怎么劝都劝不动,说家里的家畜没人喂,总之怎么也不愿意去城市,或许是习惯了农村的生活,觉得在城市不习惯,慢慢的他们年纪越来越大了,我就听到我奶奶有时候说起两个老人这里不舒服,那里要吃药,几乎天天都是被药包围着的,年轻的时候把身体拖垮了,导致现在的身体要靠吃药来维持,如果是这样的话,多的钱都花出去了,所以在座的各位一定要多关心关心父母的身体,好好享受这一辈子,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即使你年轻的时候挣得钱多,到老了没有一个好身体来花这些钱,只能靠药来维持,那这些钱挣来有什么用呢?
您好,题主,乡辣梅子为您解答。
看到这个题目就让梅子想起了一个远方亲戚,按辈分算起来我应该叫他表叔,是一个比较疏的亲戚。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家庭条件不是很富裕,在他年轻的时候与他爱人承包了很多农田,大概有五十多亩,在我们当地的话叫作两百多挑,算得上是种田大户了。
梅子当地主要种植烟草为主,下季就种植稻子,烟草种植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劳作。而表叔在早个三十年前就种了这么多的烟草,劳作量非常的大。因为烟草从种植到收购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培育苗、作垄、种植、锄草、施肥、摘烟蒂、***摘、烘烤、选烟等,每个工序的工作量都比较大,很多工序都是表叔自己亲历亲为,说到底就是舍不得请工人,所以当别人晚上已经睡了几个小时了,他还在选烟或是做些别的事情。
现在三个儿子陆续娶妻他没有向别人借一分钱都是自己的钱,在我们当地算得上是个小土豪了。就在去年他大儿子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给家里增添了很多欢乐。但是命运总是捉弄老实人,就在今年年初表叔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查被确诊为肝癌,这个噩耗对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不能承受的。
表叔一直不相信这个噩耗,因为他总觉得自己一生都在劳作,劳作也就是运动,有运动的人怎么会得这种大病。但事实摆在眼前说再多也是徒劳,目前他正在做化疗,整个人瘦得不成样了,也背负了一身的债。
当表叔出了这个事后整个村里的人都替他惋惜,很多人都说年轻拼命干活,老了一锅端送进了医院,这句话话糙理不糙,事实就是这样。在农村我表叔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人到了老了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搞得三天两头跑医院。
梅子觉得出现这种问题很多都是自身忽视了一些病症,也就是对自己的身体不是很了解,每天除了干活就不会想别的问题,就算是出现头疼脑热也是忍者去干活,总说出一身汗就没事了,反而不是去休息而是加大劳作量。
还有一个就是当身体出现问题舍不得去看病,种田所得的钱是很辛苦的,所以花每一分钱都要计算着,有问题也是硬扛着,扛着扛着就出现了大问题。
年轻人工作悠着点,不要因为挣钱,身体都不要了,只有好的身体,才能挣更多的钱。
由于体质过份消耗,老时有这种那种病,只有看病,早日把病治好,有困难请求政府,或媒体帮忙。
作为农村人来讲,你不拼命干活,儿女们等着吃饭,等着上学的学费或等着各项开销的很多。住在农村的人们普遍生活都不太好,因为生活来源就指着那几亩薄地,几亩粮田。
种完地之后有点闲暇功夫,忙着出去打工,挣些零花钱来贴补家用。
农村人根本没有闲暇时间来保养修整自己,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各种各样的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农民种那点粮食还卖不上价钱,资金来源太困难。就得哈下腰不停脚地干干干,一旦要是停摆了,家里的的一切都停摆了。
这一切都是为了家,为了自己的父母儿女都能好好的生活,所以不得已天天干日日干。
这个命运是谁这改变不了的,从古至今,谁也改变不了老百姓的命运,没有谁能解决了这种事情的。
老百姓就认命吧。如果体格健壮的还可以多挺几年,如果体格不太好的,老早就进了医院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37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