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养老方面 > 正文

社区养老模式杭州有吗

  1. 国家旧改的政策发布,杭州会有哪些变化呀?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2. 杭州灵活就业资格有什么好处,怎么办理?
  3. 如何去破解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
  4. 杭州人去敬老院的意愿如何?

国家旧改的政策发布,杭州会有哪些变化呀?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这个建筑规范:

JGJ58-2008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不管是旧楼改造还是新建,只要以后从事相关功能模块的使用,就必须满足这个。

社区养老模式杭州有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说结构方面的事情,这个属于既有结构加固于改造的问题,要先做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和电***的设计要求,找设计单位进行二次设计。

结构方面的规范,如果是旧***或者旧楼,肯定是混凝土结构,根据不同的加固工艺,可能用到的规范应该有: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程,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等,我把可能用到的结构方面规范列举下: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社区养老模式杭州有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_25:90

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

社区养老模式杭州有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砖混结构房屋加层技术规范 CECS78:96

明确“旧改”有四点:一,要抓紧明确改造标准和对象范围。二,要加强政府引导,压实地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发挥社区主体作用,、尊重居民意愿,动员群众参与。三,要创新投融资机制,今年将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安排中央补助资金。四,要在小区改造基础上,引导发展社区养老,托幼,医疗,助餐,保洁等服务

注意:棚改和旧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背后的存在巨大差异,本质上棚改是为了盘活三四线楼市,而旧改却只能看作一项翻新工程。

如今新的旧改政策不同于以前的旧改政策,前几年是以大拆大建、棚户改造、货币安置、夷平重建的方式进行的改造,而如今的旧改不是***用夷平重建策略,而是***用小区微改造、增加新配套的方式进行改造!

对于以前的改造项目一般都是以***配套用地、大商业区域用地、核心区的工业产业用地、城中村改造用地等进行改造,尤其是城中村改造用地和工业产业用地。最大的原因就是城市所有的建成用地中工业用地和城中村用地的容积率最低,像城中村的容积率一般还不到1.0,通过城中村改造完成可以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如今城市核心区的城中村和工业用地等开发了不少,尤其是杭州在前几年拆除了大量的城中村,还有核心区的工业用地也基本上腾到了郊外,连杭钢这样的大用地企业也是早已迁到了***。留下来的城中村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郊区的城中村也变成了休闲旅游景点。

接下来,刚好响应了国家新的政策号召,转换为新的旧城改造政策,也就是未来社区的规划。据说杭州有200多个社区参与了改造评估,不过真正参与前期未来社区建设的有十几家就已经很不错了。

未来社区一般不是***用全面的大拆大建,而是增加配套基本上的小区微改造,这可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一般会以80、90年代的老小区为改造目标,这些小区的容积率不低,一般多层建筑以1.5~1.8的容积率居多。通过小区内部分进行***改造转换为商业配套和小区服务配套,打造成一个商业、创新、养老等配套齐全的未来社区。

杭州的最大变化就是城中村重建改造基本告一段落。一些残留下来的城中村会以打造成为休闲居住的城中村规划区为主;一些厂区也会以打造成为创新创业基地为目标。而未来社区的老小区安装电梯之类的应该不少,只是涉及面太小。真正接下来的变化就是未来社区的改造,将为成为杭州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杭州灵活就业资格有什么好处,怎么办理

杭州灵活就业政策2023,社保缴纳基数是多少,有什么好处?

自2022年1月开始,杭州发布新政策,放开了杭州灵活就业办理的户籍限制,也就是说不管你户口在哪,满足条件都可以在杭州办理灵活就业资格,那么为什么要办理杭州灵活就业资格呢?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杭州小窝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杭州灵活就业政策目录:

1、什么是灵活就业资格

2、办理灵活就业的条件

3、灵活就业社保缴纳基数

4、办理灵活就业有什么好处

杭州灵活就业

一,什么是灵活就业资格

杭州灵活就业就是:杭州户籍人员可以在户籍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非杭州户籍人员,在办理灵活就业登记后,可在常住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养老保险

如何去破解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

养老产业是个摸索中的产业,虽然理论上消费空间广阔、蛋糕足够诱人,但就养老地产这个分支来看,现在没有具备说服力的成熟商业模式,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具备资金沉淀能力的大型地产企业加速进入这个领域,试图尽快摸索出可行的商业模式,抢得先发优势,弯道超车占据行业高点。

养老地产的概念中包含两层属性,一是养老,二是地产,养老的价值体现在适老化服务和品质化运营,地产的价值不必多说就是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和保值升值。早期所谓养老地产大多是借养老之名行地产销售之实,因为养老的迫切需求在彼时尚未真正喷发,故也算是无奈之举吧,知名的比如昆山绿地21城、北京东方***等,悉数全部沦为销售型房产,资金回笼但服务模糊。

现在万科、保利、远洋、蓝城、泰禾等大型地产企业已经模糊的找出了些许通路,概括起来就是城市型嵌入式社区化小机构养老模式,在居住项目中嵌入养老品牌服务,左手增加居住项目的销售卖点,右手增加养老服务未来的使用频效,这种商业模式相对简单,城市亦可,远郊亦可,关键看品牌吸附力和产品舒适度,其中远郊造城典型案例就是杭州万科的良渚文化村随园嘉树。

除了上面地产型的养老开发模式之外,大多数企业既没有实力也没有条件如此大规模重资产的投入,小型化轻资产的“+养老”类型是另一个重要的方向,比如医疗产业园+养老、农休文+养老、大学城+养老......与这些大业主([_a***_]主)共谋协同,养老为主产业提升品牌公益价值和多元化商业收入,主产业为养老提供信任备书和专业支持,养老消费者更有信心和入住及消费愿望,这种嫁接互助模式可以实现共赢。

微观到某个具体的养老项目来探讨具体的商业模式,可以横竖两条线来看。

杭州人去敬老院的意愿如何?

感谢邀请

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老年人比例也变得越来越高,尤其80后的一代,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而子女为了生活为了家庭都是在外拼搏,甚至与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每年回家一次,那么老年人的生活起居也就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其实对于杭州这样的准一线城市来说,对于老年人的养老、敬老院等,一直在努力,包括近几年开发商在拿地拍地的时候,就必须要承担一部分公建面积,比如很多楼盘旁边都有敬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等这样的公建场所,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休闲***等,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让他们不再孤独。

问题里,敬老院改为养老院可能更好。敬老院给人印象就是孤寡老人多,这也是很多杭州人的老观念:去敬老院的很多都是子女不孝顺的,或者家里不幸的。

现在很多养老院建的很好,服务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设施好服务好的,收费也高。

还有老观念里,工作人员虐待老人事情很多。但随着基础设施改善和人员素质提高,养老院会逐步被更多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