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居家养老仍处于发展期,但养老设施建设的缓慢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居家养老模式的推广。
“十四五”时期,提出实施“一老一小”服务项目,从特殊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和养老机构服务三个方面来提高养老设施的基础建设,为重点老年人群的正常生活提供有效的生活物质保障。
初心老聂的观点。
此法可行,但不适合所有家庭、农村。如果可行,农村早就实行了,这不符合农村传统的养老观念,不是每个村都可以的,由村里集中养老不现实,私人养老院还行。
在离我们村10多公里,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任丘石门桥),就有一个农村私人养老院,就是用来解决农村和城里一些养老困难的家庭问题,养老院是盈利性质的。
我们村有俩个老人在那里养老,基本上失去了自理能力,一个七十多岁,一个八十多岁,其中一个去年去世,生前是我们乡税务所的所长。他们都有三个儿子,经济条件也都不错,都有儿子在城里上班,没时间回村照顾老人,城里也没老人住的地方,农村的儿子也不愿长期照顾老人,只好把老人送到了私人养老院。
养老费用每月2千多,每个人每月拿出七八百块钱,医药费自理,养老院只负责吃喝护理,听说服务质量还不错。
老人在养老院每年的费用就3万多,这对于一般的农村家庭压力很大,也支付不起。所以,农村集中养老面临的困难,就是监护人的支付能力,儿女没能力支付怎么办?
现在活着的这位老人是我父亲的世交,每年初一早晨都去给他拜个年,也只有过年,农村的儿子才把父亲接回来住几天,可惜今年特殊,没去拜年。每次给他拜年的时候,他眼里流露出的表情让人心酸。年轻时很能干的一个老人,村里的支部书记,到了晚年竟然如此……。
父母可以无私抚养众多子女,众多子女却不能抚养父母。这其中很多问题不是钱的问题,是良心的问题,如果良心坏了,可以有很多理由不抚养自己的父母。
一张床,三顿饭,有时间就陪陪老人,农村老人没有太高的要求,如果有儿有女尽量别让老人去养老院,他们真的是不想去,他们需要在家感受亲情的温暖,在养老院是感受不到的。
不抚养老人的毕竟是极少数人,会被乡亲们笑话。
农村居家养老有困难,有什么困难?这都是一些不愿与父母同住的一个借口。试想一个家庭,还差父母多那一双筷子吗。没儿女的,倒是国家集中供养。有儿女的,儿女却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让父母独居,岂不是成了难题。
如今想象,由村里统一办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供吃供住。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既解决了那些不愿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人的后顾之忧,实际上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如同要办一个敬老院一样,这是需要资金支持的,请问资金村里有吗?一是住房,二是工作人员工资支出,三是这些人的生活费。这些相加起来资金不是小数目。如果村里无钱,全办成私人敬老院一样,全靠老年人家人出资,每月每位老人需交5000元。这又有多少家庭能负得起?
国家已重视养老问题,己开办养老保险,虽不多,但心意到。如还想让国家一下把老年人全包养起来。怕是一时还达不到。眼下还是要先考虑,作为儿女如何孝敬老人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3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