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并不建议长期留置导尿管。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老年人,不得已没办法自行排尿的,可能长期留置尿管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比如老年男性,重度的前列腺增生无法自行排尿的,但又因为年龄太大,身体比较差,没办法进行手术的。(当然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比较少,因为前列腺的外科治疗现在方法很多,如激光,水柱扩张等,一些都不需要全身***或腰麻,即使90多岁身体一般的人也可以比较安全的做手术)。另外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比如截瘫的老人。还有一些尿失禁难以护理的老人等,除此以外,如果能有办法自行排尿的,不建议长期留置尿管。因为长期留置尿管必然会有一些并发症。
长期留置尿管,最大的问题是必然会有尿路感染,还可能导致结石等,对于一个身体不好的老年人,一个尿路感染如果引起全身***染,就有可能危及生命。对于这些不能自行排尿的人,其实治疗和护理的选择依次是:间歇清洁导尿--优于--耻骨上膀胱造瘘---优于---长期留置尿管。间歇清洁导尿,就是自己在家学会使用导尿管,根据排尿日志和自己的尿意感觉等,定时自行进行导尿,放完尿液就不再留置尿管。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有些困难,因为这个技术的掌握需要一定时间,此外如果不是患者自行操作,那么对家属护理人员的耐心也是考验。第二是耻骨上膀胱造瘘,这就是让造瘘管不从尿道走行,而从肚子下面直接通过皮肤进入膀胱,这样更换更为方便,相对更为清洁,尿路感染的风险会小一些,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无法治疗的尿潴留的病人。
那么最后说说如果的确需要长期留置尿管,有什么注意事项。
1、首先是尿管的选择,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粗细的导尿管,太粗或者太细都不好。尿管的材质,目前一般选择有长效抗菌涂层的硅胶尿管,这种尿管对尿道***更小,抗菌涂层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且最长可以留置1个月,不需要经常到医院更换。
2、二是定期更换尿管,根据尿管种类不同,材质不同,疾病不同,更换尿管的时间不一定,目前多数长期留置尿管的人,是1个月更换一次。一定注意时间,切勿看着尿管引流很好就不去更换,超过时间后,尿路感染机会增多。因为一般都是到医院更换,这里不讲更换尿管的注意事项。不过如果可能,每次最好找同一位医/护人员给患者更换尿管,因为每个人病情不同,有些更换尿管比较困难的,如果是熟悉病情的医护人员,肯定更容易操作。
3、三是日常护理中,保持尿管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在***液,更换引流袋时,不要让接头接触其他东西,最好更换时进行消毒。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排空集尿袋中尿液。另外虽然目前很多尿袋是抗反流的,但一般也需要注意不要将尿袋放置的位置高于膀胱,比如提起来看刻度;这样可能使尿液返流回膀胱,引起尿路感染。
4、如果没有发生尿管堵塞的情况,一般不建议冲洗尿管,因为普通人无法做到无菌,反而容易引起感染,如果发生尿管堵塞,请及时更换。
5、注意清洁尿道口周围区域和导管表面:每天可以使用清水/生理盐水清洗,清洁后可用洁悠神等长效抗菌材料喷洒尿道口周围皮肤、粘膜,导尿管体外段5cm左右的范围,每日2次。
6、留置尿管是可以洗澡的,注意不要将尿管浸入水中即可。
7、在更换位置时,注意不要把尿管压住或者折叠。
首先要说的是,不建议长期留置导尿。因为长期留置导尿有两个主要的弊端:
1.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留置导尿属于侵入性操作,操作不当或留置时候过长易引发尿路感染。一般留置导尿2周以上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会非常大啦。
2.易引起膀胱废用性萎缩
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如果不定时夹闭引流管,会引起膀胱萎缩。一但有膀胱炎症时,患者疼痛难忍。
如果必须留置导尿的患者,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留置导尿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避免外源***染。
2.***用密闭式留置装置。留置导尿管与引流袋密闭式连接。最好使用防逆流引流袋。
3.按照导尿管有效期进行更换尿管,避免延期使用。一般导尿管为10天更换一次。
4.避免引流袋高过耻骨联合。如需要拿高引流袋时最好夹闭管路。
长期插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为了尽量减少感染机会每日应进行会阴冲洗并消毒尿道口,定时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尿袋不可高于耻骨联合,以免引起尿路感染。有条件可每日用生理盐水行膀胱冲洗,减少膀胱内的细菌。尿管要进行妥善固定,以防翻身过程脱出。
老人有病心烦,对子女照顾不满意都是随机而说的话,不必在意。老年的心理状态在有病的时候都不好,显得好像不讲理,其实他们真正的想法不是那样。想想自己小的时候,惹父母生气的事情有的是,如今老人有病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不要记在心里。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做儿女的,应该全力照顾生病的父母,并做到任劳任怨。
这是比较孝顺的了,他抱怨那是他累的。照顾老人是又累又抄心,特别是偏瘫的老人,老人又不能自理。如果脾气好的老人还好,如果脾气不好的老人更难伺候。我邻居的爸爸因脑溢血,成了植物人。每天把他忙的,把老人侍候了十几年,最后老人还是走了,你能说他不孝顺吗。
报怨是不对的,持护老人是孝。但是有报怨参杂里,就没有功劳了。孝是随顺,要和言乐色,要罢正心态,我们持护父母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这样才不累,再说累了就要休息。保持一定们体力才能持护继续。
儿女孝和顺是两个概念,往往那些老人病重的时候,在身边护理的子女,都是比较孝道的,但是脾气不一定好。抱怨一下也是难免的。久病床前无孝子嘛。比那些自私自利光会讨巧有不尽孝道的子女。好很多倍。普通的老百姓家庭,又要工作又要照顾老人。心率焦脆。难免情绪失常,抱怨一下不能说明他不孝顺。只要尽心尽力了,那就算是孝顺的子女。
什么叫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分两头说,先说病人。尤其是脑子明白意识清楚的病人。重病缠身卧床不起,心情好的了吗?不骂你不孝骂谁?身边的孩子照顾的再周到也有看着不顺的时候,不骂你不孝顺骂谁?人都有求生意志而且越老越怕死,眼看自己势将不起又感觉岐黄无效西医无能,不骂你骂谁?再说家属这头。本来老人得病自己去伺候天经地义,可有时候真的觉得痛苦难当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个养活孩子是两码事,虽然都是不能动,但是你养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可伺候老人,就算你有天大本事也是一天不如一天,抱怨也是难免!还有照顾一个老人并且想照顾好一点的话靠一个人根本做不来,每天的工作量大的惊人,我指的每天是二十四小时啊!不要给我说人家护工都怎么干了?护工那是工作,只需要把活干了,不需要尽心尽力更没有心理负担,拿钱干活心里舒坦。可病人家属不行啊!费心费力还有钱,结果呢?有可能病人不但不理解还骂不绝口,有可能其他亲属还不理解不体谅,说几句抱怨的话也在情理之中啊!但是啊!重点来了,但是,只要愿意干活愿意伺候病人,即使天天抱怨也是孝子,这毋庸置疑!我们看一个人是否孝顺,不是看他说了啥而是得看他到底做了啥,这比那些口惠而实不至的比那些口是心非的比那些做壁上观的强一万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30288.html
上一篇
东海社区养老院电话
下一篇
养老机构进餐环境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