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养老方面 > 正文

创新养老服务 社区老人活动方案

  1. 如何看待合肥庐阳区的“社区+机构+居家”的“嵌入式”养老模式?
  2. 2.6亿老年人口,社会老龄化加剧,中国居家养老服务走向何方?
  3. 我国九成老年人居家养老,这些难题如何破解?
  4. 未来的我们,能够在哪里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是养老院?

如何看待合肥庐阳区的“社区+机构+居家”的“嵌入式”养老模式

这是一种新的,利用现有政策和***进行居家养老的好模式。一是轻资产,投入少。二是居家养老更符合中国国情。

现在很多所谓养老项目,无非是借养老之名,行房地产之实。或者靠配套医院盈利时间久了服务跟不上,老人不愿住。这样的模式无法持续。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要求越来越多大,国家应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满足不同层次诉求的养老体现建设。探索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制度和机制,正真实现老有所养。

创新养老服务 社区老人活动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谢邀,真正的养老难题还没有到来,人口大国的八零后的所有独生子女父母,在未来几年将爆发不可想象的养老难题。目前,国外先进的养老机制,都是国家全额投入,这方面我们好像还没有接轨的迹象,其实无论是什么样的方式,只要能真正让做到老有所依才是硬道理。

感谢邀请。

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加上安徽是劳动力外流大省,使得养老问题在安徽变得尤为严重。养老产业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浮现。

创新养老服务 社区老人活动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如今,合肥市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打造全省首个“社区+机构+居家”的“嵌入式”养老模式,将养老嵌入到老人熟悉的社区中,让老人养老更加舒心。

据逍遥津街道宣传干事施玉芹描述,逍遥津街道空巢孤寡老人有将近3 千人,65 岁以上的老人1.7 万人。为了对这些老人好一点,实现一个科学、规范、合理的养老,2011 年6 月,逍遥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成立。它打造出全省首个“社区+机构+居家”的“嵌入式”养老模式,为生活自理、轻度失智失能老人提供“全天候”护理照料,通过日托、助餐、送餐等方式,辐射到社区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群体。

据了解,该中心有10名护工负责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3名有执业资格证的专业护士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老人的精神需求也得到极大的关注。这里有定期的活动,每周一到周六都有专门的活动表,辖区的艺术团会在活动室表演,有时还有临时组织的活动。

创新养老服务 社区老人活动方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6亿老年人口,社会老龄化加剧,中国居家养老服务走向何方?

曾经看到过一个养老建议。这个建议是养老积分。具体是我们去免费做养老工作,然后积分。今后,自己老了,就用积分兑换社会相关的养老服务。积分多,兑换多积分少,兑换少。

这个建议比较公平,也容易操作。

昨天回我自己家,又碰到了天天推着老母亲带着一只小灰狗遛弯的男人,今天碰到他又在小铺买了两个冰激凌。

记得上次回来碰到他,用推着轮椅老母亲。没有了狗狗,男人告诉我狗狗去了汪星。以前狗狗总是放在母亲轮椅上的。因为狗狗老了眼睛也瞎了。这三个由男人,老人,狗狗的组合,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多年。母亲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有这么孝顺儿子她很幸福

这次回来男人告诉我母亲也不在了,享年101岁。无疾而终。这条路上没有不认识这个铁三角组合的,没有不佩服男人的善良与孝顺的。男人一生未婚,陪伴他的母亲也走了。望着他孤单落寞的背影,我心里也很难过。建议他不行就再养条狗狗吧,男人告诉我他也七十岁了,不能陪狗狗到老了。不知道将来谁来给他养老?谁会像他一样孝敬老母亲?

看了这个问题,我想起了我自己,我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我们老两口都快七十的人了,说说我的养老计划吧,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八零后的人,也都快四十的人了,如果,有一个孩子失业了,我会让我的孩子照顾我,我觉得,这是个最好的养老方法。请保姆照顾,花钱不说,从那方面讲,也不如让自己的子女照顾。大家好好想想是不是这样?大家觉得我这个方法可不可行?欢迎师友们留言评论!

居家养老与社会化服务措施配套,应该是一条适宜的途径。

绝大多数老年人喜欢的还是居家养老,亲人陪护

但不少家庭势单力薄,难以为继,故此,社会化配套服务措施应该加强、跟进,是其必要条件

社会服务重点是医疗家政服务

养老院的服务,质量又参差不齐,差强人意。除受财力限制外,相当多的老人还不愿去的。

谢谢邀请

养老服务只能对应少数人,2.6亿老年人口中有多少人能承受养老服务的费用?很多人只能说老去谈不上养老。

[_a***_]不同,大城市和小城镇不同,价位肯定不同,多的月万元养老费,少的月千元内养老费,月千元的养老费有多少人承受不了,有可能是一半以上。

未来走向,好的更好,这一半的人群还得靠子女,靠不上的自消自灭吧。

我国九成老年人居家养老,这些难题如何破解?

居家养老最大的问题是卧床,卧床病人最大的问题是大小便电动护理床虽然可以在床上大小便,但是躺着拉的,这很不习惯,而且这种病人肝功能差了,一天要拉好多次,拉一次,要叫人把便盆塞到***下,还不能小便的,如果电动护理床能坐起来拉就好了,最好是要拉了,按钮一按,自动坐起,***下的一块板移走,抽水马桶移进来,拉完了一按按钮冲水和吹干,最后自动移开,冲马桶,床板复位,躺下~,就不用麻烦护工了,生产电动护理床的厂家最好开发这个功能。

针对这种现状,我有问必答君的看法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加以破解:

一,转变传统居家养老观念。对此我觉得,大部分国人,或者适宜社会养老的老年人,还存在居家养老这一传统观念。相当一部分老人认为,金窝、银窝不如住了一辈子的屎窝、尿窝。

另外,一些老人没去养老院养老,主要是担心一旦去养老院养老,会招来闲言碎语,说其子女不孝顺,没办法才去养老院养老的。当然,也有一部分老人子女存在这种思想。不支持,或者不愿意父母去养老院养老。如此看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国人这种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才行。

二,降低社会养老价格。对此我觉得,一部分适宜社会养的老人没有去养老院,还与养老院收费偏高,超出这些老人预期,不接地气有关。

说到接地气。我来举个例子:那是我老家的一家养老院,它是用我读中学时的教学楼改建的。从居住上看,两个老人一个房间,里面有闭路电视。如果是老两口,肯定会分在一个房间。

从饮食上看,粗细搭配,荤素合理,软硬适中,每周一次饺子,一次包子,符合老年人饮食健康与特点。

从活动及***设施来看,里面有乒乓球室,台球室,***室等。最重要的是,这样一家养老院,每月全部收费是1300元,而母亲当时的退休金是2700元。也许正是这个价格很接地气,这家养老院的床位总是排的满满的。如果有老人想进住,需要有老人离开才行。

还记得,母亲就是因为相中了这个价格,去参观考察了一下,很满意,只是因为当时没有床位,不知要等上多久,才放弃了。

总的来看,要想改变社会养老比例偏低这一现状,需要双管齐下。一是要加强引导,从改变居家养老这一传统习惯入手;二是高中低档养老院同时并举。以中低档为主,以高档为辅,尤其是提高低档养老院比例。以物美价廉吸引老年人去养老院养老,才会从根本上破解社会养老比例偏低这一局面。

居家养老,历来如此。居家养老,其优势在于:一是家庭的责任,尊老爱幼的具体体现。二是通过老***纽带,融合了左邻右里的关系。三是龙床不如狗窝,熟悉的环境,友爱的氛围,天伦之乐的乐趣,培养儿女孝心,得以传承下去。四是老人的钱包,可以解决儿女一时的燃眉之急。五是节省了老人入住高价养老院的开支。当然,最好推广就近社区或街道养老,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养老的特色。同时,建议大机构,投资养老项目的善心人,不要仅建高价的养老院,把资金和精力投向科研养老的创新技术,例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卧床老人床(可在床上解决大小便,儿女手机随时监控),伸缩代步微型车等。

国家组建“服务银行”,所谓银行大家在此存取的是服务小时内容而不是钱币,如我在身体好时为有需要服务的老人服务3小时存在服务银行中,服务银行帐户上就存有3小时服务时间。等哪天我需要人照顾了就可支取这3小时服务(让别人来照顾我)也可以根据需要支取1小时或2小时帐户有余额小时。有能力身体好的老人可以先为别人服务积攒小时服务时间。如果在服务银行没有余额也可用钱买服务但与市场价相当。

居家养老是最好的养老方法。

但居家养老不等于与世隔绝,还是要外力的帮助。政府应该在社区设居家养老机构,有工作人员每天上门关照,帮助需要帮助的老人。要不然死了都不知道。还可以定期带老人一日游。

***对高级干部的养老做的非常好了,应该关心一下群众的居家养老。

未来的我们,能够在哪里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还是养老院?

第一选择当然还是居家养老好,亲情永远是人们的愿望。当独生子女家庭,或者是孩子在外地国外发展的,可能更会倾向于社区养老服务,而疾病缠身,不能自理老人的唯一选择就是养老院。

我们正在筹备一个季节养老休闲的山庄。

主要是面对退休以后向往田园生活的老人。

山庄离市区二十公里 ,离旅游海边二十五公里。山庄有瓦房和楼房随老人自己挑选。山庄交通方便,有农田菜园果园,养鸡养鸭养鹅,中间有二个池塘可以养鱼与灌溉,绿色蔬菜粮食自己自足。夏季可以驱车海边海水浴场赶海休闲,冬季火坑温泉养生

辛苦了一辈子,该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生活去处,和爱人同行,如果再邀上两个好友,我觉得这就是幸福啊。

说怎样养老还不如说怎样养生,有健康的身体八十岁九十岁都不老,没有健康的身体五十岁六十岁都是老年人。耍说养老,在这个铜臭味实足的时代,友情亲情都越来越淡,人害人的越来越多,人帮人的越来越少,就是你有一张热脸,照样会遇上冷***。如杲你有身体去拼命换来的金钱,金钱越来越贬值,今天1000元钱就能办成的事,再10年后也许2000元或3000元都难办到了。当你屎尿都没法自理的时候,亲情金钱都再难换来你心目中的真心了。只有早点爱惜身体,才会活得有质量!当你活得没有质量的时候,快乐的死也许是种幸福。

马上步入老年,养老就在眼前。在家养老是好,条件不一定允许。身体状况、儿女有没有时间陪伴……这些都是问题。有能力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去寺庙做做义工、在社会上做一些公益事情,自得其乐,锻炼了身体。但人生最后的时光如何度过,不敢多想……养老不仅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我想,***回出台政策,根据不同的需求,多种形式解决这一问题。

我今年40岁。对于养老五年前我就***好了。

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养老院。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以房养老……都是我们可以选择的。

我没要孩子。精神上是丁克。但在法律上还有个儿子。我从来没有指望别人的孩子给我养老。在我身体力行的情况下,我会选择居家养老。如果身体不方便了,我会选择去敬老院。是那种条件好一点儿的。所以大家趁着年轻的时候都攒一点儿钱。无论你有没有孩子。都是对自己的保障。等价交换的社会。只要老年人手里有钱,都不会过的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