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在参加养老保险时,将按照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医保一般是按当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4.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养老保险最低交纳年限为180个月即15年,医疗保险至少需要交纳男缴满25年女缴满20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申请享受养老金待遇和医疗报销。
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龙政综〔2006〕
279号)的规定,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且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灵活就业人员,其办理退休手续后,个人账户按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退休金的60%为基数,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比例划入。
根据龙岩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2022年龙岩市第一季度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的月平均退休金为2738.88元,按60%计算为1643元。现确定2022年我市未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及退休金低于1643元的退休人员,其医保个人账户划拨基数为1643元。
大周曾经的理想,当一位历史老师,站在三尺讲台跟学生们,谈古论今,快意恩仇。
可惜,大学录取志愿,拿错剧本。
大周的看法,如果你喜欢教师这个职业,愿意付出自己的时间,那就去干吧。待遇、发展啥的都可以,通过你的喜欢、努力改变,获得收获的。
反之,不是特别喜欢,只是刚好有个机会,那么建议还是别浪费自己的青春,也伤害自己。老师的待遇一般,相对于当下的许多工作待遇都无法比。代课老师,还特别没有安全感,不稳定,哪天政策变了你也就失业了。
如果,你喜欢当老师,那么接着听大周,说一下,邻居女孩的故事,你也参考参考。
申明不是鸡汤,真实的故事。
大周邻居小妹,就叫她小A吧,方便叙述。
小A大学省外读的师范大学,大学一毕业就回龙岩,想在新罗区找一份老师的工作。
小A只是本科学历,当年许多学校招聘老师的学历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可能是人多就业压力导致的。
我老家一个村,名叫常庄村,这个村名在全国有很多!不知道是否有联系!我们村总人口有600多口!全部姓常!并且全部是按照字辈取名,一个祖庙!
从小到大,村里几乎没有什么***项目,不过每年的大年初一,是我们村活动最多的,我们叫做拜年,挨家挨户拜,不落一家的那种!
还有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了,几乎全村人都来帮忙,所有的事都是自己人做!即使两家人平常有过节,有矛盾,在这种事上是最好的调和剂!
以上是小的时候的场景,现在的村里,怎么说呢,再也找不到儿时的情形,现在的人不知道是怎么了,睦邻友好不在是传统美德了,各家各户都在估计自己的小家的得失,谁家有事,也在没有那种齐上阵的场景了!
我们老家是秦岭山脚的一个小村子。原来村的叫法是“大队”,我们的是第六“小队”。现在大队改叫村了,我们自然也就变成了第小六组。
我是70年出生的,从记事起我们六组人口就不多,算上兄弟分户,85年前后最多的时候全组也就33户160余人。
我们是靠山根的村子,老人去世后都埋在半山上。由于村子人少,抬棺上山人手不够,所以遇到丧事都是和邻村五组合在一起。老人入土的前一天晚上,由组长领着孝子带上酒去邻村请人帮忙,也叫“送酒”。
“送酒”其实也就是个形式,早早安排好的,五组的组长带几个人在他们村口等着,这里孝子一到,磕几个头,组长把酒交给五组组长就返回了。第二天按照下葬的时辰他们早早就来帮忙了。不过他们只是单纯帮忙,除了烟和茶,饭菜主人家是不用招待的。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变迁,老村子完全变样了。改革开放初期举全家之力翻新和新盖的房子现在有一大半都空闲着。
我是因为上学出来的,也是我们组那个时候唯一的大学生。那些没有考上学的儿时伙伴或者做生意,或者外出打工。挣钱多少有区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基本都在县城买了房子。
我在县城工作,和这些已经在县城卖了房子的儿时伙伴却也不常见。平时他们都各忙各的,只是在春节回老家时候才在一起聚聚。虽然他们大都在县城卖了房子,但我们以及比我们长一代的农村父母并不在县城居住。县城的房子是给儿子一家卖的用的。
经济发展了,现在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需求也提高了。儿子结婚基本的条件都是车可以没有,但县城要有房子。
说到老家的人口,按户籍算的话基本和几十年前没变,甚至还有增加,但是说到常住人口的话就很少了。原来大队的学校早就没有了,随着老一辈去世,平时村里就不到五十口人,都是些老人和重病重残的几户[_a***_]。清明的时候上个坟烧个纸就走了,只有在春节的时候还能热闹几天。
这些年一直提到“空心村”的问题,从我们老家的情况来看,还真的是这个样子。不过怎么说呢,有些人把“空心村”想的很悲观,我却觉得恰恰相反,走出农村脱离农业,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越是发达的国家,农业人口的比重就越低。近些年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不断加大,连续十六年一号文件都是三农,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说明了农业的重要性,但并不是一定要把所以农民都集中到农村。
我家是在贵州遵义的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以前是一个单独小组,后来因人口变少,把我们组拆散一成两半加入另两个相邻的组。因位地理条件的原因,各家各户都住的分散,住的不像村庄,以小组为村庄来说吧。就算是我们半个组加入到另一个小组里,前几天我粗略统计了一下,全组在家的不到一百人,只有六十来人。
万事都有其两面性,人口少了,邻里的争吵也少了,以前的鸡鸣狗吠声也少了,清清静静的生活也挺好的。以前下雨天,可以去东家唠唠西家聊聊,现在没事了就躺在床上刷头条。什么嘻戏笑闹全在回忆中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2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