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区养老方面 > 正文

社区养老问题实践活动总结

  1. 泰康养老社区哪一年开始的?
  2. 大家怎样看待群居养老问题?
  3. 天津出现了很多“居家养老”的新模式,你怎么看?

泰康养老社区哪一年开始的?

2007年3月18日,泰康保险陈东升董事长在一次婚宴上感悟到中国老人养老方式必须变革,提出以如家连锁酒店模式改造养老院创业构思。进入养老服务行业的思想开始形成。11月,陈东升董事长率队赴日本考察养老设施。参考日本模式筹备轻资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2008年1月,泰康之家望京老年***开业,中国保险业第一家实践社区养老模式。目前,泰康保险在全国十多个一、二线城市的养老社区开业。

大家怎样看待群居养老问题

这种事情没想过,反正我不喜欢群居养老。就是自己可以悠哉悠哉的我行我素的自由自在的活下去。再者,人生路上有好多不确定的因素,每时每刻都隐藏着无奈的变数。船到桥头,自然直。前天带着小乖乖到我妹家才知道我的一个叔伯株春节前去世了。她才不惑之年。唉,真是惋惜!

按理说应该挺好的,关系好又合得来的人组团一块去养老,很有乐趣,很多快乐。可是见到了好多老人刚开始去兴高***烈满面春风,去了不到三个月就灰飞烟灭扫兴而归了。人都有个性,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个人的喜怒哀乐,刚开始都能包容都火一般热情,久而久之就不能容忍了,发展到最后竟然就闹僵了。所以,朋友各有空间,远了香近了臭,不无道理呀!

社区养老问题实践活动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人老了更看重亲情,大多希望离子女近点,再近点。群居养老只适合退休身体健康且腿脚利索之人群,活出自己,活出精彩也是这个年龄段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养老应该从老到懒得收拾打扮,连做饭都感觉麻烦才开始吧?!自认为居家养老最靠谱[呲牙][呲牙]

当今年代,中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如何养老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议论较多的话题!

对于养老这个话题,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居,不仅是50、60后的老人,而今就70、80后的新生代也有为今后养老作准备。

社区养老问题实践活动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现在有部分70、80后的人提出将来自己老了,大家***取群居养老的方式养老,这个问题人们早有考虑过,群居养老对于一般还有劳动自理能力的老人来讲基本上还可行,大家聚集在一起做些老年人***活动,打打太极,跳个舞,三五成群一起聊聊天、拉拉家常等等,以此打发时间都是挺好的事。

但是,对于一些年龄偏大,且行动不方便了的老人***取群居养老,需要其他老人来照顾是有些不方便,还是居家养老由子女负责照顾为好。

再说,70、80后的人就考虑养老问题,为时过早,这类群体年龄才40多、50岁左右,正是处于中年人时代,当务之急是应该考虑如何多挣钱,满足一家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需求,当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前提下,适当的积累资金以备将来养老生活需用也未必不可。

社区养老问题实践活动总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60后,经历过艰难困苦时代。是懂得感恩报恩的最后一代人。现在的年轻人只知亨受、安逸的生活状态,不思进取努力赚钱的自己。连自己都养不好,还谈什么别的。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生活,努力赚取更多的财富,为将来需求提供𥕛础。群体养老好,人多不寂寞,足以!

天津出现了很多“居家养老”的新模式,你怎么看?

中国人出于某种心理上的压力,老年人不愿意住养老院,只要家有儿女,老人进养老院就是丢面子掉链子,老人脸上无光,儿女背后被人戳脊梁骨的,这些是舆论压力,我们应该理解,其实这背后也折射出很多养老院的问题,如果养老院真的好,那么谁会没面子?谁都会觉得光荣吧。

我们的养老院实际是面临很多问题的,其实主要还是穷的问题,凡是进养老院的老人,通常条件都是不怎么样的,而且有些养老院还经常爆出负面新闻,让人闻风丧胆,所以,在中国老人心里,养老院并不是好的选择

我最推崇的是养老公寓,我觉得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养老公寓是指买专门推出的养老产权房,一般二三十平,两个屋,价格不贵,再加上这样的房屋通常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所以是比较吸引人的。这样的养老公寓,有几个好处。

第一,房子是自己的,没有寄人篱下,尤其没有在养老院的心理压力。

第二,缴纳一定的服务费,就有专门的人照顾生活起居,比如食堂吃饭,打扫卫生,公寓式管理

第三,每个老人之间都是平等的邻居,而不是养老院里的病友,心态不一样,再加上都是房主也有心理优势。

我估计,我在老的时候就这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