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业单位开始改革后,行政类单位政事分开,公益服务类单位管协分离,而从事生产经营类的单位则被改制成企业。有些单位的编制没有了,保留下来的是行政类和公益类单位的编制,所以现在事业单位的编制是比较有限的。
而每个单位的编制数量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来核定的,数量是有限制的,就相当于一个萝卜对应一个坑,一定的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所以,随着单位的职能、业务和工作量不断增加,现有的人手不够,但编制又被沾满了,那就只能招聘编外人员。另外一个原因,也可能是招聘编外人员流程比较方便,不用上报上级部门,经过种种考试;而且用工成本较低吧。
事业单位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首当其冲的就是三甲医院和高校。现在,医院和高校除极少数博士毕业的紧缺人才可以带编引进之外,人员招聘一律实行人事代理合同制。但编制在高校和医院还存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编制在医院和高校是稀缺***,很少有人能搞到编制。如果你能带编进高校和三甲医院,说明你确实厉害,千万不要错过。其次,就是公益二、三类事业单位,转企业的可能性很大,也很少带编招聘,几乎都是编外合同工。至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带有明显的公益和行政职能,转行政单位的可能性很大,招编外人员较少,招考人数较多,值得报考。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多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结果,今后事业单位的编制会越来越紧缺,与其纠结这些问题不如抓紧时间考编。
1.有限解决编制不足的问题
2.编外人员用工成本低呀!编外人员,工资低,养老保险什么的也低!
3.编外人员招聘相对来说简单易操作,事业编招聘需要编办、人社局、和用人单位联合招聘,手续比较繁琐!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已改革的不作讨论),编制依旧是单位存续的基础,但是要有以下的认知:
首先,单位录用一个正式编制人员流程很繁琐,如果有上级主管单位则流程更多,一般以联考或者单独招考形势为主,考录后即纳入编制内人员管理;
其次,编外等合同制招聘用工方式更为灵活,手续没有正式编制繁琐,且成本更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人员不足;
当然,对单位的部门工作有序开展以及有志于想进事业单位的人员而言,纳入编制依旧是双赢模式,即使是暂时为临聘、编外或者合同工过度,很多部门领导还是会支持考编制。
事业编制相对行政编制来说,还是要多一些的。以我们这样一个混编混岗的单位为例,我们单位是一个正处级的行政单位,编办核定的编制数中,行政编制只有7个,而事业编制有21个,目前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中有公务员15人,事业编制人员15人。所以说,事业编制有空缺岗位6个,但行政编制却超编很多。
那像我们单位这样,事业编制还有6个空余,能招事业编制人员吗?虽然事业编和行政编是分别核算的,但像我们单位这样混编混岗的,总体在编人数也要在核定范围内。因为我们现在在编在岗有30人,比总体编制数28还多出2人,所以要申请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很难得到组织人事部门的批准。而且,像我们这样的单位,混编混岗,是面临改革的一种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还要想办法消化我们现在的在编在岗人员,更不可能批准招聘了。
另外,即使组织人事部门同意招聘事业编制人员,也非常麻烦。招聘编制人员有严格的程序,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要经过发布公告,审核资格,笔试,面试,体检等等手续,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只招聘一两人,非常不值当。招聘的编制人员,如果觉得不合适,也很难辞退。
基于以上原因,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会招聘编外人员,***取劳务派遣的方式比较多。这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招聘、辞退非常方便。如果觉得近期有些重要紧急的工作,忙不过来,那么很快就可以通过劳务公司招聘到一些临时人员,来帮助完成工作,在工作完成之后,如果不再需要,也很容易辞退。不像编制人员,没有犯大错,是不太可能辞退的,除非自愿离职。
第二,用工成本比较低。招聘的编外人员,工资待遇相对于编制人员来说是要低不少的。很多编制人员能够享受的福利待遇,编外人员也无法享受。所以,单位承担的用工成本也就比较低。
第三,比较听招呼,有干劲。招聘的编外人员,都是年轻人,安排活能够听,积极肯干,也想多学习,多积累经验,也害怕被辞退。反观在编人员,有些佛系,不想升职,工作也不积极,又自持是铁饭碗,不会被辞退,不太好管理,特别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那种,很难处理。
综合来看,虽然有些单位可能有空余的事业编制,但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不一定批准招聘,而且招聘费时费力,不合适也难辞退。反而编外人员招聘辞退方便,用工成本也低,还听话肯干,单位自然愿意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2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