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和内科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老年医学涉及的范围更广,包括老年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眼耳鼻喉口腔病,皮肤疾病,妇科疾病等等。当然老年医学还是以大量内科慢性病为主。而内科学是内科疾病的统称。因此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能混为一谈。
老年医学(或医学老年学)既是老年学的分支,也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老年医学天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体。老年医学不只研究老年病,而且涉及人类衰老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近代老年医学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内容也在逐渐扩大。20世纪20年代开始了临床研究和观察,40年代主要是病理形态的研究,50年代以生理功能及生物化学为主,60年代以后发展到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老年医学包括的范围很广,目前已有老年基础医学、老年临床医学、老年流行病学、老年预防医学(包括老年保健)及老年社会医学等。
养老机构设置护理院前,应按照规定,向所属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设置。床位不满100张的护理院设置,由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受理、审批;床位在100张(含100张)以上的护理院设置,由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受理后交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养老机构设置门诊部、医务室、护理站前,应按照规定向所属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设置备案。执业登记办理流程。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基本诊疗科目应当符合行业、机构业务需求,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可增设其它诊疗科目。
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在从事医疗执业活动前,应当向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手续,明确诊疗科目,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应当向所在省级或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申办人收到《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后,申请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并提交相关材料。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合格后,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首先从国情来看,中国自2000年跨入“老龄化社会”后一直加速行进,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再2018年达到10.92%。按照国际标准,如果一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达到7%,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占比达到14%即进入老龄社会,达到21%即进入超老龄社会。有研究机构预测,如果中国未来老龄化速度延续过去10年的平均速度,中国在2027年就会进入老龄社会,到2047年则将进入超老龄社会。因此,老人疾病是中国未来不可避免的一大问题,而老年科的存在就显得至关重要。
其次从国家政策方向来看,国家近些年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扶持,到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的,至2022年半数以上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这些都在奠定老年科作为国家未来重点项目之一的基础。
第三,从医院本身来看,医疗模式的迭代、医护人才的不足仍然是当前多数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也更需要人才们的积极加入。老年科相较其他科定位更加准确,主要表现在四大项:
一是职能精准化,老年科的患者群体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主要工作内容是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何维持或恢复老 年患者的功能、生活质量,还包括疾病特殊阶段的舒缓医疗。
二是医疗模式一体化,老年科推行的是以患者为中心,集防控、救治、照护一体化的诊疗模式。
三是评估具体化,老年科的一大特色就是老年综合评估,不仅评估患者的身体机能,还会对其精神生理、生活能力,社会能力等作出评估。通过评估来制定治疗、康复及护理计划。
四是学科综合全面化,因为老年科更加综合,所需要的技能也更加全面。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2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