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街区是指城市内部各类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的街区空间,具有创新要素聚集、功能复合、活力人文特色、与城市高度融合等特点
。创新街区一般是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与城市高度融合,功能最为复合,一般具有健全规范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以及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创新街区不同于以产业空间为核心的创新产业开发区,而是产业空间与居住空间自然交织、富有街区活力与人文特色的"城市型"创新区域。
明孝陵“前朝后寝、前方后圆”的
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
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
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
沈阳市的清福陵、昭陵
都是依照南京明孝陵的建设规制而建造的
因此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明孝陵前朝后寝,前方后圆的陵宫布局设计
墓区总体布局分为两部分,一是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即朱元璋葬地。明孝陵寝主体建筑包括文武方门(即正门)、享殿、方城、明楼、宝顶(即崇丘),皆按传统的中轴线配制,并筑有围墙。明孝陵“前朝后寝、前方后圆”的陵宫布局设计和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等建筑形式,开创了中国明清帝王陵寝建设规制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帝陵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神道
神道是从下马坊至明孝陵正门,长达2400米,曲折幽深,一改中国传统帝陵神道笔直的格局。神道又分为石象路与翁仲路两段,两边的石雕是一大亮点,分别立有高大的石兽12对和文臣、武将各2对。石雕由整块石料雕凿而成,造型简朴、图案清晰、工艺精湛。每到秋季,这里的银杏和红枫也是一景,吸引着大批热爱摄影的游客。
享殿
享殿也叫孝陵殿,本来是供奉朱元璋和马皇后神位之处,原殿已毁,尚存3层须弥座台基、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现在这里是明孝陵史料陈列室。
方城
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底部为须弥座。而明楼就在方城之上,原本的黄瓦大屋顶已毁,后来进行了修复。沿着方城左右两侧的步道即可登上明楼。
宝顶
方城以北则是直经约400米的宝顶,也称宝城,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从方城前正中的拱门进去,里面是圆拱形隧道,爬54级台阶走出隧道,外面就是宝顶南墙,墙上有后人刻的“此山明太祖之墓”,到这里就不能再往前了。宝顶下面是朱元璋墓的地宫,没有进行挖掘。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公里,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
南京明孝陵明楼是一座五间殿堂建筑,下部为砖拱券承重墙体,上部则为木构屋面,属砖木混合结构。这种建筑形制在明代初年的官式建筑中较为罕见,同时,孝陵明楼作为明代开国皇帝陵寝首创之建筑形式。
明孝陵明代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烧饼皇后的陵墓,这两个人我都很喜欢,所以我来回答回答。
建筑形式的话,大概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帝王墓吧,有宫殿,有楼阁,以及量石雕,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关于明教陵的布局,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皇帝归天,当然要造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出来,所在这明孝陵在布局设计上,明孝陵吸收了“魂归北斗”的思想,引神道和陵寝建筑***用的是“北斗七星(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御河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的布局设计,然后被“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围绕。四神分别是:东“青龙”紫金山,西“白虎”就由九华山向西延伸的系列小山,南“朱雀”梅花山,北“玄武”玩珠峰。
农民出身的一代帝王,死后被北斗七星守护,帝王之魂也算是得到安息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2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