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让人唏嘘不已,因为“好人总不能长命”,“奸臣总是当道”。
对于南宋名将王坚来说亦是如此。他一心保家卫国,抵抗蒙古对南宋的入侵。更有在钓鱼城的丰功伟绩,可是,依然避免不了奸臣贾似道的构陷。
一代名将郁郁而终!
在公元1259年,王坚任四川钓鱼城守将,从元月开始,蒙古大汉蒙哥就率领大军对钓鱼城进行了攻击,王坚率部坚决抵抗,数次击退了蒙军的进攻。王坚部于七月用土炮击中了大汉蒙哥,而身受重伤,进攻钓鱼城的战役宣告失败,蒙哥也因伤势过重而亡。
忽必烈一部听到蒙哥去世的消息也撤军,为南宋换来了二十年的喘息时间。
公元1260年,王坚升任节度使。四年后,受到奸相贾似道的打压和排挤,官职一降再降,后无法施展抱负,郁郁而终。
虎父无犬子,常州血战拒降而亡
王坚有五个儿子,都当了官,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坚守常州的王安节。
公元1275年,王安节从驻守的江陵转任到常州,阻击东进的元军,在长达数月的防守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王安节率部坚决抵抗,在援助断绝、粮草将尽后,城破被俘,王安节拒降被杀!
老爹英雄儿好汉,可惜生不逢时。只余空空的一腔报国之情。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从蒙古大军因“端平入洛”***进攻南宋开始,到崖山之战结束,在45年的时间里,曾涌现过一大批让元朝(蒙古)头疼的南宋将领,其中最让他们痛恨的,非王坚莫属。为了消除王坚的影响力,元朝在撰写《宋史》时故意不为他立传,试图全盘“封杀”他的事迹。那么,王坚是何许人也?他为何会遭到元朝如此深深的忌恨?
王坚是南阳邓州人,生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本是金国治下的汉民,但因为不愿意接受外族的统治,遂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加入宋朝荆鄂都统制孟宗政组建的“忠顺军”,戊守唐、邓两州。王坚虽然出身农家,但自幼禀赋异常,在军事谋略方面无师自通,并且作战勇敢,因此在军中屡建功勋,渐渐升迁至劲军统制。
金国灭亡后,原本跟南宋结盟的蒙古汗国撕毁盟约,在从四川到江淮的漫长战线上,屡次对南宋发起进攻。嘉熙四年(1240年),蒙古大军驻屯于丹江沿岸,准备造船南侵襄阳,王坚得知消息后,率领所部潜入蒙军的驻地,将其船材全部焚毁,迫使蒙古放弃进攻计划。由此,王坚得到名将孟珙的赏识,并跟随他入川御敌。孟珙病逝后,王坚又隶属于四川安抚使余玠,并率军收复兴元府等地。
宝祐二年(1254年),王坚因功晋升为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主持钓鱼城的防务。王坚到任后,调集数万军民加固城防,加筑从城上至南北江边码头的一字城墙,从而将敌军阻截在城墙与大河之间。与此同时,王坚还带领军民在城中练兵屯田、积蓄粮草,并挖井92眼,开掘池塘养鱼,从而使钓鱼城内部物资供应充足,不必担心敌军围城。
最后南宋皇帝投降了,崖山海战后钓鱼城闹饥荒,王坚跟蒙古提条件,说投降可以,但要求蒙古不要伤害所有的百姓和整个城池,蒙古答应了,王坚就投降了蒙古,蒙古也履行诺言没有伤害过城里的任何人和物,详细我过几天会更新蒙宋之战的视频出来,各位可以关注我看***
700多年前,嘉陵江上仅2.5平方公里、弹丸之地的钓鱼城震惊世界。
纵横天下的蒙古帝国大军,苦战36年,交锋大小200余仗,终未能前进一步,当时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元首蒙哥折戟于此,年仅50岁。
此战直接改写世界格局,蒙哥死后,各路蒙军主帅为争夺汗位,停止向亚、欧、非方向的进攻而折返漠北,钓鱼城也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可谓是拯救了欧亚,改变了世界。
1254年,王坚被宋廷任命为兴元都统兼知合州,又对城墙等又进行加高增厚,在冷兵器时代,这就是铜墙铁壁。
南宋军民在城内开地种田,深凿水井,建立了给自足的生产供应体系,并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做好了持久抗战的准备。
1258年,蒙古大军兵分三路攻打南宋,蒙哥亲自统帅的中路军所向披靡,很快兵临钓鱼城,其间多次攻城,均有失败告终,1259年6月,蒙哥亲自擂鼓助战,激战之时,王坚命人放炮将其击成重伤。次日又将池中两条30斤重的鲜鱼做成面饼投掷城下蒙古军,且致信蒙哥"尔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
蒙哥伤后,伤痛迸发,不久暴毙而亡,而蒙古此次攻宋就此告终。
不久,南宋奸相贾似道推行所谓的“打算法”,向士璧、杜庶、曹世雄等名将屈死狱中,在钓鱼城立下盖世奇功的王坚同样受到的打压和排挤,1264年3月,郁愤而卒。“合州军民闻坚卒,立庙祀之,并建碑记其功,坚以鱼台一柱支半壁”迄今犹存,宋蒙钓鱼城之战改写了欧亚历史。王坚率领合州居民坚守孤城36年,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不屈不挠的精神蜚声寰宇。
1275年,蒙元在丞相伯颜的率领下大举侵犯南宋,王坚之子王安节奉命坚守常州,在坚守两个多月后,因孤立无援,常州最终被蒙军攻破。
城破之后,王安节仍率军与元军开展巷战,最终因伤被俘,元军诱他投降被拒,被杀殉国。伯颜愤恨下令屠城,全城只有7人因为趴在桥下而幸免于难。
伯颜多年后,仍不免赞叹常州是“纸城铁人”。
王坚一家满门忠烈。
蒙古征服欧亚各国时间非常短,而灭亡南宋用了整整半个世纪!史料记载,那些文弱书生也都拿起武器为国捐躯。
其中就有这么一座城,在他的守将带领下坚守36年之久。期间还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蒙哥的死让正处于大扩张的蒙古人,为了争夺汗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战略收缩。这让欧洲人高呼“钓鱼城”为“上帝折鞭之处”,可谓是拯救了世界,改变了欧亚历史。也有人说,他因此而为南宋续命20年。
蒙古人凶残暴虐,睚眦必报,对于打死他们大汗的敌人自然不会放过。可惜历史上总会出现这样一个怪现象:敌人费尽心机都办不成的事情,被一些汉奸走狗从内部做到了。因此,蒙古人根本不必亲自动手,自然有人为他们代劳了。
宋朝皇帝都一个尿性,自己身为武将夺了别人的江山,也害怕别人有样学样。皇帝害怕武将坐大夺了自己的江山,文官也和皇帝沆瀣一气,害怕武人夺了自己的利益,一起打压武人。
他们对待岳飞、孟珙如此,对待王坚也是如此。
王坚在打死蒙哥后,因功升为宁远军节度使,后来又调任湖北安抚使等职位。因为遭到贾似道的排斥,景定四年三月,改任河洲知州监管内安使。景定五年三月,王坚在任上郁郁而终,南宋朝廷赠谥号“忠壮”。
王坚还有个儿子叫王安节的,也是一位英雄。王安节从小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是以“少从其父守合州有功”入官,到宋度宗的时候,已经是东南第七副将。
南宋灭亡时,王安节镇守常州。蒙古军队连续攻打两个月都没有成功,丞相伯颜派遣使者招降也被王安节杀了,于是惹恼了伯颜,于是只好命人强攻。
首先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很角色,特别是对于***、***更是恨的咬牙切齿!
话不多说,说正事儿
朱元璋亲自督办的三大案分别是
其实说起空印案好多人并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大家可以理解为(空白介绍信)
这件事发生在洪武九年,也就是1376年
明朝有一个制度,规定各地府州县的钱粮、户口要在年底的时候核校,以便核对一下可以上多少赋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府州县核对后,再到布政司核对,布政司再带着材料到京师户部来核对。
明朝考校钱粮,从各个省来到京师,往返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像现在信息化,如果到了京师考校钱粮的时候,数字不准确,就需要返回重新填写,填完后要盖公章,这对边远省份来说,路上就要好几个月。时间长了,便形成一个习惯—就是使用空印。带上一份盖好公章的文书,到南京考校钱粮,数字不对就重新填写很省事。也不知道后来朱元璋是怎么知道了
最后朱元璋的处理结果是,所有使用空印的人全部处死,掌印的也一律处死,凡是牵扯进来的人,轻的杖责一百,重的发配或者处死,到最后无一幸免!
郭恒是谁?其是就是户部侍郎。郭恒都做了些什么事情,能够引起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严厉的惩贪呢?
仅列入当时的《大造》当中就有这么几项:第一项,太平、镇江、广德有几个府,官府下令,朱元璋下令减免官田钱粮一半,但是郭桓呢对这些地方是颗粒没有上仓,那么这钱粮收了上哪去了呢?郭桓私分了,这是一个。第二个呢,郭柜收受了浙西的秋粮,应该是450万石,实际上只收交上来60万石,还收了一些钞,这些钞加上这些粮食才200多万担,所以还有200多万担又被郭柜等人私分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wlbw.com/post/15407.html
上一篇
咸阳老年医疗卡